分享到: | 更多 |
偌大的修理车间内,五辆大货车一字排开,车头向前倾斜,每辆货车的场地前都有“X号工位”的指示牌;对面,四组活塞装置也排成一排,对应写着“X号工位”。比赛场地一侧,一排座椅背考场,几个红字格外醒目——选手候考区。候考区有两三名选手在安静地等待。这里是北京环卫集团的维修车间,上周末,2014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汽车修理工(大货车)决赛正在紧张进行,车间里只有工具碰撞、发动机轰鸣的声音。
两大项目 考察不同技能
“这次比赛主要分成两个区域,这边是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副裁判长蒋金波指着停有大货车的区域说,“这部分主要是考核选手对汽车故障不确定性的排除手法,以及对故障点的掌握,考察的是综合能力。”
另一边,只有4个工位的“单缸活塞拆装及测量”,则是对选手基本功的考验。
此次技能大赛的总指挥、来自北京市市政管理学校的乔志锋跟裁判一样,早晨7:30就来到现场。比赛从早晨8:00要一直持续到下午4:00,33名选手分组进入。考完后的选手在完全隔离的空间内休息,直到下一组选手入场,才能离开。比赛前后不同组别的选手之间没有机会互相见面,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乔志锋在现场显得比较轻松,对他来说,最紧张的工作在比赛前一天的下午。“根据规定,比赛前半天集训裁判,以防泄题。所以昨天下午对来自3个单位的裁判进行了培训,告诉工作人员故障点设置在哪儿、怎么设置。”
这场市级大赛的承办单位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使比赛更加规范,保证公平性,大赛邀请了第三方作为评审,裁判来自3个不同的单位,避免了“偏向”的可能。
现场,考察基本功的单缸活塞拆装及测量规定时间是35分钟,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的规定时间是40分钟,两项比赛加起来的75分钟内,选手都要聚精会神,没有分心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