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加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不仅把握了时代脉搏,更掌握了发展规律,与党的建设一脉相承,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敏锐的洞察力、顽强的战斗力、年轻的生命力。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是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相铺相成,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机的整体。
学习型是服务型、创新型基础保障和前提支撑。学习必须多思、多想、多悟。作为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学习,升华自我,才能以饱满的服务理念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创新的能力,以先进的理论装备和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增强高度的自信与自觉,更好地为人民做好服务,共同筑造美丽中国梦,因此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服务型、创新型的基础保障和前提。
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的关键环节和根本目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增强执政党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无论是学习型还是创新型执政党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做好人民的“信息员”。为学习型、创新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凝聚民心,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创新型是学习型、服务型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创新型执政党就是要求执政党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更加从容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发展日益变幻的今天,不断创新成为保持一个政党永葆先进的动力源泉。学习型、服务型的提出,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之举,对回答怎么学习、服务,如何学习、服务。学习、服务什么都做了新的阐述,为此,不断从理论上、载体上、方法上、制度上进行创新,才能使执政党从容地应对各种风险,从而为学习型、服务型提供重要保障。
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路径解析
“善思”——建设“三型”执政党的关键点。毛泽东认为,为学之道先博而后得,通过知识的沉淀、积累与内化,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整体素质,以达到境界之最高。习近平同志提出,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建设“三型”执政党,就要多思。一是懂得拿捏。要有大局观念,整体意识,持之以恒,以一个好学习、想学习的态度,勇于创新、善于奋斗、开拓进取,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绝不动摇;二是丰富载体。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培养知识型、学习型、研究型的时代先锋党员,达到“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党员的要求与标准;把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的动力与源泉,将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善于激励。规范激励制度建设,大力鼓励和支持学习,通过有奖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形式,对学有成效、典型示范等给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真正做到心、行、信相互交织,在激流勇进的社会潮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有思想、有抱负、有胆识、有决心、有魄力的党员干部。
“践履”——建设“三型”执政党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认为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投身于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增强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一是讲究方法策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真事,要坚持畅通民意,要具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问民之所需,做到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知、民事民评,才能深入人心,接地气、去霸气、找灵气,才能更好地掌握主动权,才能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与群众“打成一片”,二是助民为乐。放下“官架子”,走进“菜园子”,畅谈“心里话”。只有让群众感觉到信得过、靠得住,有奔头,视群众为家人,群众才会全力拥护、支持工作,从而增强和谐共融、团结友爱、齐心、齐力共推社会经济发展。
“尚变”——建设“三型”执政党的着力点。《易传》中写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谓尚变就是要革除旧的不合理的,创造新的行为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处在比任何时候都要紧迫的时候,因此,只有大胆突破,以创造的激情,挑战的热情去冲破一切传统的守旧的一成不变的束缚。如何变?就是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动力,是一个社会生生不息的保障,没有改革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基、无根之木,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前行的引力、创造的活力。一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创新机制体系。以建立务实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服务机制为重点,寻求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以深化民主集中制为抓手,搭建党内协商民主制度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发掘和提升高素质骨干人才为核心,加强党内干部在选拔环节、考评环节、监督环节的创新,建立干部选人用人考评机制和管理服务监督机制,共同搭建一套完备的创新体制机制。二是营造一个和谐共荣的良好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积蓄自己的力量。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难点、重点,用不断创新的思路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者单位:合川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