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陈政高
//www.auribault.com 2015-11-1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推进城市绿色发展,营造宜居宜业新空间。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高度聚集的空间。《建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指出了今后五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环境容量。增加生活、生态空间,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利用自然山体、湖泊水系等形成区域绿道网络。降低生产空间比例,清理低效的产业园区和仓储用地。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设施、绿色建筑,推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二是推动城市立体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的天际线、景观视廊,接续城市肌理和文脉。统筹城市地上与地下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开发利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城际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发展空间的拓展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重要内容。《建议》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明确了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的路径。第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增强农村地区发展能力。第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防治农村污染。拓展农村特色产业空间,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经济新动力,提高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保护农村特色风貌,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保持村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增强管制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体制。空间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南,是区域空间开发利用各项活动的基本依据。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体制,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以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空间治理为主要内容,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种类别、各有侧重的空间规划,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做好省级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整合各部门力量,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加强对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的指导,制定完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索规范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程序,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强化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留足做优公共空间,以公共空间为重点,加强规划管治。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管理制度,严控建设标准,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加强公共设施供给,营造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公共空间。

  建立实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加强对区域重要生态系统和特殊公共空间的保护,实现永续利用。改革由各部门分头设置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体制,对这些分头设置的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统一整合设置为国家公园,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

  加强考核问责。建立健全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指标体系,制定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将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目标任务实施完成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制定完善区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与实施管理、市县“多规合一”、国家公园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