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生根-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生根

尔肯江·吐拉洪
2019-07-19 10:25:33  来源: 中工网—《劳动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十分关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以更高站位认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更高标准谋划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更高站位认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变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两个不能、两个不容”的重要论断,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深刻阐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将进一步焕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创优的热情和活力,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产业工人担当主力的时代强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对产业工人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工运时代主题的政治动员,其目的在于破除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种种障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作用,使之更好地担当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的有生力量。

  产业工人发展壮大的行动纲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抢占先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能否赢得主动,不仅需要科学家和技术精英的天才智慧,更需要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实践火花。明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既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大责任,也是产业工人的光荣使命,需要广大产业工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筑牢精神新高地,铸就技能新高地,努力成为肩负使命、引领潮流的时代先锋。

  以更高标准谋划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以政治保证为根本的鲜明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是贯穿始终的第一要求,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突出亮点,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首要标准。

  以素质提高为奠基的鲜明导向。通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统筹职业教育培训,发挥技工院校作用等举措,构建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注重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加大创新创效扶持力度,建立网上学习机制,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拓展产业工人能力提升载体。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完善就业政策,规范用工管理,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彰显工人阶级新生力量的新作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以制度落实为支撑的鲜明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畅通发展通道,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狭窄单一,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在拓展发展空间上求突破,搭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上出实招,畅通合理流动的“绿色通道”;在改进技能评价方式、创新激励机制上做文章,推动形成产业工人持续学习、不断成长的“快车道”。

  以权益维护为保障的鲜明导向。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关键是劳动经济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作为系统工程全面推进。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抓住重点、盯住要点、强调特点、解决难点,推出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持保障等方面的重大举措,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作为整体工程合力推进。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

  作为战略工程持续推进。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项重大任务经常抓、反复抓、深入抓。要紧扣党政工作大局,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紧扣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突出问题,使之融入企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紧扣影响产业工人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使之融入职工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