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该成社保“盲区”-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试用期不该成社保“盲区”

2019-09-03 09:24:0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漫画:颜庆雄

  引子:近日由中国社保专业机构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9》显示,在入职当月或次月及时参保的企业比例达到77.5%,相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但仍有19%的企业选择试用期结束后才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这也说明,由试用期未按照规定及时参保导致的试用期社保“盲区”值得各方关注。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李文军(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最终会对企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主持人:企业不给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匡贤明:从实践看,企业不给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例如,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没有被纳入到保险范围,一旦出现工伤事故,既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也会加大用人单位的赔偿风险,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引发劳资矛盾。另外,企业的做法也容易导致劳动者断保。如果3-6个月的试用期都没有缴纳社保,就有可能使劳动者的社保缴纳呈现断点状态,影响劳动者长期权益的实现。

  李长安:对于企业来讲,试用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和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是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侵犯,会受到劳动部门甚至法律部门的惩罚,降低企业的声誉。对于员工来说,如果没有了社保这把“安全伞”的保护,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将面临着巨额医疗费用无处报销的处境,极易引发劳资纠纷。不仅如此,企业漠视员工社保权益的做法,也会大大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离职率,企业这样做最终会对企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李文军:员工享受的社会保障项目由国家立法,具有强制性。当前,一些企业在试用期内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并让员工签署“自愿不参加社保协议”的行为,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国社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社保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收支平衡问题,如果试用期成为社保“盲区”会影响国家的社保收入,长远来看,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会面临压力。

  许多企业把试用期当作一个不需要成本的“考察”过渡期

  主持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理应缴纳社保。可是,为什么还会存在试用期不缴纳社保的情况?

李长安:现实中,许多企业把试用期仅仅当作其与员工之间的一个不需要成本的“考察”过渡期。大多数企业都是从降低人工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不给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费用的方式来减少人工支出。当然,由于试用期本身是一个“试用”的过程,试用期结束后也存在较大的离职风险,这也为部分企业不缴社保找到了口实。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有部分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实际收入,默认甚至主动要求企业不缴纳社保,员工认识上的误区在客观上强化了企业试用期不缴社保的动机。

 李文军:企业在试用期不为员工缴纳社保,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角度看,近年来有些企业运行出现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社保支出压力较大,虽然国家把企业的养老保险支出比例降低到16%,但还是会对企业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因而,不为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企业便可以减少部分开支,减低成本。从劳动者角度看,部分劳动者的权利意识相对薄弱,没有意识到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合同期,往往忽略了企业未缴纳社保的事实。也有部分劳动者是惧于企业压力,害怕提出正当要求后,自己会被企业解雇。从政府角度看,政府的政策宣传、执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使一些企业产生了逃费漏交的侥幸心理。

匡贤明:一是成本原因,企业在试用期不为员工缴纳社保,可以减少3-6个月的社保支出。对一些流动性比较强的企业来说,这笔支出的节余并非小数。二是认识原因。在不少企业以及员工心目中,往往认为只有成为正式员工才是劳动关系的开始,社保也应该从员工“转正”后才开始缴纳,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三是劳动力市场上,尤其是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还比较紧张,在一些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行业,劳动者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必须加大政策宣传和执法的力度

  主持人:如何保障试用期员工享受到合法的社保待遇?

  李文军: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必须放弃心中的“小九九”,真正按照国家的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费,切实保障员工的权益。从政府角度讲,一方面必须加大政策宣传和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必须在社保缴费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对于劳动者来说,学法懂法应该成为劳动者必备的能力,遇到企业不缴纳社保费的情况,需要积极向劳动部门反映,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李长安: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就是说,这是由法律法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的规定,双方当事人不得自由协商。因此,在试用期内,社会保险费是否缴纳、如何缴纳都不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可以相互商量的事宜,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假如试用期员工遇到企业不缴纳社保的问题,可以先与企业协商,要求正常缴纳社保,如果过时未缴纳,可要求企业为自己补缴社保。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匡贤明:第一,普及社保基本知识,提高信息的传播力度,使劳动者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利用法律加以维护。企业也要明确不缴纳社保的潜在风险和法律责任,改变不缴纳社保的错误认知。第二,酌情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社保负担,降低企业逃避社保的意愿。第三,优化社保办事流程。在实践中,由于社保机构规定的企业缴纳日期和员工入职的日期有所不同,入职与社保缴纳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便让一些企业钻了空子,有了逃避缴费的机会。可以考虑采取先申报后缴纳的方法,员工一入职就申报,切实保障每一个员工的社保都能及时缴纳。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