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林尚立:以中国情怀研究中国政治
杨谧
//www.auribault.com 2016-01-14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资料图片

  “政治的使命在于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政治学的使命在于研究创造有序公共生活的国家治理。”2014年12月的一天,在和自己的博士生们研讨交流时,复旦大学副校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林尚立这样为学生们厘清政治和政治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告诫同学们:政治学研究要基于政治,但又必须超越政治。

  冬季的上海寒意侵骨,年轻学子的心却因学术的魅力而火热跳动。在生动的政治生活中寻找政治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为现代国家政治建设服务,是林尚立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更是他自己的学术旨归。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林尚立注重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中国现实政治,坚持“中国的问题要由中国人讲清楚”。虽然身兼多重行政职务,然而,从讲台走上庙堂,从中国走向世界,这位政治学家却常怀“知识报国”之心,学者底色始终鲜明。

  永葆中国情怀:“中国的政治如果不能由中国学者来解释,那就太对不起国人了”

  1981年,林尚立考入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出国,林尚立却选择了留校任教,做自己想做的研究。然而,朋辈均远隔重洋,他的研究又陷入瓶颈,心中难免苦闷。“有苦闷,但没有动摇,对我来说,研究中国问题不但有意思,更是一种责任——中国的政治如果不能由中国学者来解释,那就太对不起国人了。”

  正是在这种情怀与责任的驱使下,他始终坚持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导向,并把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2000年,林尚立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经过两年酝酿后出版,接连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这本专著中,他用政治形态的概念对中国政治进行了整体性把握,解释了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政治形态随着经济基础改变而产生的变化。这是政治与经济耦合形态的变化,而非政治模式的变换——也就是制度不变,形态变化。这一于1998年作出的结论,不仅在学理上比较充分地解释了过去的政治形态变化,还准确地预言了市场经济确立之后中国政治的趋势与走向。

  如果说这一阶段林尚立是用社会主义的逻辑去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他开始转向用现代化转型国家的逻辑来解释中国政治。他要从政治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这一次,他的灵感来自孙中山:“使中国迈向现代化、构建新制度,孙先生是一个有力的实践者。我用半年时间阅读孙先生全集和近代史著作,从中悟出,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国家是古老中国实现整体转型的有效形式,是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中国共产党成功把握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以自身的先进性为中华民族发展建设了新社会、新国家。”

  这一阶段的研究形成了大量成果,《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等都是标志性著作。

  如今,林尚立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我开始研究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会这样转型?”他决定回归历史,从中国大一统结构中寻找今天中国政治的逻辑。历史不可抗拒,其发展规律不可违背,林尚立深深体会到,中国走到今天,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有很大关系:“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逻辑,谁就能得到历史给予的机遇;谁把握历史给予的机遇,谁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