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修身为第一事
向贤彪
//www.auribault.com 2016-02-2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更多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敬恭孔子的学问,前去拜孔子为师。刚去时,他的脸色干枯蜡黄,一副憔悴的样子。过了一段时间,脸色红润起来,人也越来越精神。孔子觉得奇怪,便问起原因,闵子骞说:拜老师之前,看到达官贵人锦衣玉食、宝马香车,而自己却生活清苦,心里不是滋味。现在,受了老师的教化,懂得的道理多了,那些华丽的东西再也不能动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气血就好了。

  古人主张修身,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功能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成为意志坚定、心灵纯洁、道德超拔的“君子”。对于个人来说,修身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对于一个家族来讲,修身也是兴家之道。晚清重臣曾国藩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还是一位严于修身的典范。曾国藩出生于湘中普通的耕读家庭,其祖父曾玉屏虽不是文化人,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位私塾秀才。曾国藩幼从父学,自小就受到先辈的道德教化。据曾国藩《大界墓表》载,曾玉屏年少时好游玩,性情懒惰,“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辈们讥讽他浮薄,将成为“败家子”。后来,曾玉屏幡然悔悟,“立起自责”、“终身未明而起”,苦心打理自己的家业,遂成为一位有德的长者。他还总结了一套治家的方法,曾国藩的治家八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就是继承其祖父经验而来。由于祖父、父亲的言传身教,曾国藩把“坚持、勤奋、隐忍、慎独”作为自己修身的标准,从一介布衣到中兴名臣,使曾氏家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如曾纪泽、曾广钧、曾昭抡、曾宝荪、曾宪植等有突出成就的竟多达240余人,堪称中国家族史之奇观。

  古人修身,不仅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而且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孔子的学生曾子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他每天要用三件事来要求和检讨自己:为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守信用了吗?老师的教导去实践了吗?每天常问自己,常找差距,督促自己做得更好。从前有一种“功过格”,在一张纸上画上许多格子,有的是三百六十格,一年用的,每天一格;也有一种是三十格,每月一张,一天一格;更有的是每天一张,上面有十二格,每个时辰一格。每天做完事情之后,睡觉之前,要静坐思过,有做错的地方,用笔墨在格中点一个墨点;如果做了好事,则用朱笔在格中点一个红点。这样天天反省,久久为功,逐渐达至“修身力行”的圣贤之境。

  这种修身方式一直延续到近代。曾国藩坚持每天写日记,对自己一天的言行举止进行反省。当代共产党人对古人修身的方法也是认同的。彭德怀曾经说过,古人修身讲究“吾日三省吾身”,我们现在工作忙,做不到每天反省一次,那一周反省一次总可以吧!焦裕禄在实践中总结了每天“过电影”的方法,即每天晚上把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过一遍,有错误及时纠正。这种自觉的修养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一个懂得自省的人,能够使自己的优点得到发扬,缺点得到及时纠正,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修身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人修身,讲求“慎独”和“慎微”。“慎独”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中庸》专门以此为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不做有违道德信念和原则的事。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离职时,僚属们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了一首诗,巧妙地加以拒绝:“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其中,“不畏人知畏己知”集中体现了这位巡抚的人生操守,可视为古人慎独的一个范例。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用了“慎独”一词,并灌注于积极的内容和新的意义,要求共产党员即使在“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慎独是一种应有的觉悟,也是修养功夫,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越轨、不逾矩,方能称得上真君子、奇丈夫。

  “慎独”与“慎微”是紧密相连的。在许多情况下,一些人对大问题、大事情比较重视,也能够谨慎从事;而对自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放纵马虎,不大慎重。然而,正像《后汉书》上说的“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历史上,以小失大的例子举不胜举。楚晋鄢陵之战时,楚将子反口渴了,侍从给他送上一碗酒,子反明知战时不可饮酒,也曾表示拒饮,但经不住酒香的诱惑,喝了一碗,就控制不住了,以致楚军败绩,楚王砍了他的脑袋。现代版的因小贪而演变为巨贪、因小错而铸成大错,最后身陷牢狱甚至丢掉性命的,在你我认识的人中也不在少数,正可谓不慎其微,不慎其独,遗恨无穷,可悲可叹!

  《列子》记载,詹何在回答楚庄王关于修身与治国的关系时说:“我从未听说过君王自身修养得好而国家混乱不治的,也从未听说过君王自身昏乱而国家治理得好的。所以,君王治国,根本在于修身!”对于普通人来说,修身关乎的也许只是个人的品性和形象,至多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兴盛;而对居于庙堂之上的领导干部来说,是否注重修养则关乎事业成败,甚至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所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其第一项就是严于修身。可以说修身既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础,更是我们谋事创业的前提,对社会政治秩序有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要把修身作为第一要事,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严于修身来纠偏正向,固本培元。加强人格和党性修养,关键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守道德高地,始终不以“无人知晓”而放纵自己,不以“小节无碍”而开脱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原谅自己,方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进入“自由与道德融合”的人生之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