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曹国永:大学生应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
赵婀娜//www.auribault.com2014-04-0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3月27日,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原创话剧《茅以升》首映,引发强烈反响,老一辈科学家做人、做事、做科研的态度深深打动了青年学子。而采用“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更让在校的大学生对如何自觉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有了新的体验与感悟。

  为此,记者专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请他谈一谈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

  曹国永:我国全社会的思想道德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有代表性的道德楷模,像雷锋、郭明义、徐本禹等。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道德失范与迷茫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像“扶不扶”小品折射的问题、出现“小悦悦事件”等,反映出情感缺失、诚信缺失、道德缺失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这也从另一面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当前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具有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等新特点,因此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二是我们对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存在认识不深、不透、不到位的问题,因而有针对性的举措没有跟上,特别是法治建设和良好法治环境的营造没有跟上,这也容易导致一些问题。三是我们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强,形式大于内容和不接地气的东西比较多,容易导致“两张皮”现象,在直面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记者: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而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与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您如何评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曹国永: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20多年来,教育部每年都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滚动调查,这项长期滚动调查的结果就能说明这一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学生群体在2008奥运火炬环球传递和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良好表现,包括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等,改变了很多人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他们是好样的。

  当然,在当代大学生当中也存在各种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产生这些问题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而且处于道德形成阶段,对是非的分辨与价值的判断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上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因而容易受到趋利、享乐、崇尚个人等消极负面观念的影响。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没有切实形成合力。作为高等学校,首先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记者:您觉得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是否能够成为践行者与引领者?

  曹国永: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学生有理想、有梦想,可塑性强,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好、不松懈、不失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记者:以《茅以升》为代表的一系列校园精神文化产品,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

  曹国永: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启动以来,有关高校推出了一批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竺可桢等科学家为主题的原创剧目,由于这些剧目不仅具有思想性,而且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北京交通大学原创话剧《茅以升》是该工程推出的第八部剧目,作为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参加高校,我们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好,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