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访谈

  • 疫情之下广东可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

    以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为压舱石、以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新动能的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改变。
    2020-06-09 10:53:21

  •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疫情后的世界须就人类命运达成共识

    多边主义不可替代,也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在盘根错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多方的互相支援与献计献策,仅靠两方谈判和向对方甩锅无法解决问题。
    2020-08-04 19:39:32

  • “习近平同志抓住历史机遇,对福建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同志经常到一线、到农村调研,为地区治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殚精竭虑。他调研有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
    2020-06-15 09:20:53

  • 如何理解民法典中的总则、物权、合同等重大疑难问题

    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三年,时效届满。此外,符合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的,也可以发生中止、中断的效力。
    2020-06-11 09:22:46

  • 全球产业链恢复正常取决于三个方面

    全球产业链恢复正常取决于三个方面:(1)大部分人群获得免疫;(2)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普遍的检测能力;(3)充足的防护资源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0-06-02 10:03:16

  • 发挥制度“先行”优势,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深圳改革开放40余年所取得的成就,说到底不是单纯资源的胜利与资本、技术的胜利,而是观念的胜利与制度的力量。
    2020-05-26 10:25:06

  • 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自己的事情,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概括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根本特征。
    2020-05-21 10:14:49

  • 振兴乡村教育 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其中,乡村和乡村教育是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2020-05-21 10:00:53

  • 站稳自己,把道理讲到青年心里去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2020-05-19 07:57:58

  • 未来中国的空间站将建成什么样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来说,这是圆梦的过程,更是追梦的征途。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汉,中国航天人将一个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2020-05-14 08:16:29

  • 摒弃民粹主义,是推进全球化的关键

    讨论“全球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地域化”,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在供应链问题上也是如此。
    2020-05-09 07:15:45

  • 中国与联合国教育减贫合作40年

    我国从1979年开始接受联合国的发展援助。40多年来,联合国机构对我国的援助领域广泛,减贫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些项目持续合作至今。40多年来,我国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教育合作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与联合国教育合作取得的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与发展提供了借鉴,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脱贫攻坚战,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2020-05-08 10:20:46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抵御疫情致命冲击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与病毒斗争的历史!当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一个人都置身于一段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面对肆意进攻人类的病毒,所有人都退无可退,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如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湖南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先生。
    2020-05-07 10:01:36

  • 只有全球团结才能拯救世界

    我认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举措对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和拯救生命至关重要。对于在武汉的行动,我印象深刻,中国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新冠病毒的传播是如此严重,采取严格的措施来取得胜利是必要的。
    2020-05-06 07:53:24

  • 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有了农业,人类才开始定居,才有了与畜牧业、手工业的两次社会大分工,并且至今还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农业是人类文明之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率先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
    2020-04-30 16:10:43

  • 为社会治理装上数字“引擎”

    抗击新冠肺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疫情预警、传染溯源、公众防护、医疗服务和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社会治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新技术的运用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2020-04-23 07:27:35

  • 化危为机,中美应继续引领全球化

    对全球化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化已经受到威胁,这既是因为贸易战,也是因为对移民的抵制日益增加。
    2020-04-22 07:50:12

  • 以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

    从国家层面来看,42年改革开放的总体趋势就是“由点到面、连线成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紧邻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1984年,中央决定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14个城市北到大连,南至北海,沿我国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分布,当中那个“点”就是上海。
    2020-04-17 10:16:40

  •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理念,更是一种具有强大效能的政治经济秩...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中国将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靠人民的力量,发起了人民战争,扼住了病毒魔鬼的喉咙。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
    2020-04-14 10:12:40

  • 疫情应对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美国出台的安全经济燃油效率(SAFE)新规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哪些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对于全球环境治理意味着什么?面对挑战,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如何应对?从全球疫情应对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0-04-10 11:00:34

  • 在危机中,寻找成长的力量

    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在疫情中,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对规则的遵守、应对各种压力来袭。
    2020-04-10 09:42:24

  • 刘政: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经济是指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我们过去买东西都是到商店里去,现在我们从淘宝上买东西,这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新经济。那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新经济是什么?随着大数据的出现,诞生了许多新兴行业。这些新兴的行业就是新经济。物联网、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等等。这些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新业态也是新经济。
    2020-03-31 11:18:22

  • 这场超大在线教育实践,通向未来

    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寒假一延再延。“停课不停学”期间,全国高校和中小学首次全面开展在线教育,学生在家上学成为一种“新常态”。
    2020-03-27 14:57:37

  • 我们仍对生命表达欢欣

    我们知道杜甫一生多难,经历过巨大的波折,却始终不改这份多情。我们读《春望》的开头,“国破山河在”之后,是“城春草木深”,这里有人世的悲恸,也有春天带来的感动。还有《伤春》也是,在“天下兵虽满”之后,是“春光且自浓”。不论人世间发生了什么,四季轮回后,总是又一番春色。
    2020-03-20 14:36:5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