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发展党内民主应同时重视风险防范
谭建//www.auribault.com2014-01-13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对增强党的创造活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从而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社会条件和国内外政治环境及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影响,如果在发展力度、速度、重点、路径等方面出现问题,就可能发生风险,甚至引发执政安全问题。因此,在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如何防范和减少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就成了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在推进党内民主的过程中,影响党内民主风险的大小,与党内民主举措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党内民主推进的力度、速度,广大党员的心态、民主素养,以及国内外民主思潮和社会环境等密不可分。党内民主风险的发生具有过程性与先兆性。这种征兆其实就是风险来临前的警情、警兆,它为我们认识警源、预测预报警情并排除警情,从而把党内民主发展过程始终控制在稳定与秩序的轨道上提供了可能。为了把党内民主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确保党内民主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不超出社会和政党承受力,维护社会和政党的相对稳定,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建立健全党内民主风险防范机制,对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监控,并根据这种监控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组织干预、组织行动,化解风险、排除警情。因此,党内民主的风险防范体系其实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政党动态稳定的必要条件,对于政治风险、社会动荡的发生具有不可或缺的预见、监测、防范、缓解、甚至消除的功能。

  党内民主风险从内因、外因和系统的关联性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生型风险。主要指党内民主的民主形式缺陷,以及民主发育不够、要素缺失、党员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发育不够对党内民主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如思想混乱风险、党员参与无序性风险、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削弱风险、派别活动风险、民主决策的非科学性风险、中央政治权威乃至党的领导权威降低的风险、党管干部原则因民主选举而失控风险等。二是外生型风险。主要是指党内民主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问题,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民主模式强行输入,对党内民主所造成的风险。三是衍生型风险。主要是指党内民主风险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传递所形成的风险。党内民主风险从风险源到风险产生的条件到危险的真正产生,在过程与发展烈度上,均有其内在演化机理。并不是所有风险源都会导致最后危险的发生,只有当放任某一或某些风险源不断发展演化,经过蔓延、传递、转换、衍生、叠加及藕合等演化过程,致使风险产生的条件发展成熟,这时就会产生危险性、灾难性后果。从风险产生的风险链来看,党内民主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条件及相应的表现类型是有相关性的,在分析的过程中应一并予以考虑。以上风险既有一般政治组织发展民主都会遇到的一般性风险,也有缘于我国我党自身特点而遇到的特殊性风险。应根据风险的性质、特征、诱发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设定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依据,从这些不同评判标准中选取出既具理论性又有实用性的评判标准,进而根据这个标准,对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的风险程度、风险等级、风险演化趋势等提出防范和判断。

  党内民主政治风险防范的根本目的是:一、更好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更不是放弃党的领导;二、必须维护和增进党内团结,要保证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使组织成为一个稳固的有机整体;三、必须促进党的执政安全进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党内民主政治风险防范要遵循预防性、及时性、稳妥性、准确性、有效性等基本原则。预防性原则强调的是能对政治风险问题的征兆或苗头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性原则强调的是党内民主政治风险防范的时效;稳妥性原则强调的是党内民主推进的力度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民主意识、党员素质、觉悟程度及党内民主氛围的养成程度相适应;准确性原则强调的是对党内民主风险的预测与其实际运行轨迹的一致性;有效性原则强调的是党内民主风险防范有效果、有作用。党内民主风险防范体系是否准确有效,关键在于这一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发展的特点要求、风险防范体系的特点要求去建设。

  路径选择实质上决定着党内民主风险防范的方向和效果,最终会决定民主发展的成败。因此,必须构建党内民主风险防范的基本路径。

  首先,党内民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风险防范应贯穿党内民主发展全过程。可将党内民主风险防范工作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修正阶段“四个环节”,实施系统管理。

  其次,党内民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查找党内民主风险点。根据诱发党内民主风险的原因,党内民主风险可以归纳为党员层面风险、制度机制层面风险、组织层面风险等三类风险。由于防范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与风险点的具体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具体界定“三类风险”是开展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基础。党内民主风险点的查找主要针对三个环节建立:一是党员民主权利方面,二是重要民主制度方面,三是党的委员会和常委会民主运行方面。

  再次,党内民主风险防范体系的根本立足点是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防范重在预防,风险一旦发生,风险防范阶段就转化为危机处理阶段。党内民主风险发生与否与具体的民主行为和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党内民主风险防范工作,必须把风险防控与具体民主行为和政策结合起来,应对实施某项具体民主行为和政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预判,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避免和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最后,党内民主风险防范体系的核心是防范措施的建立。当风险转变为现实,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风险防范体系最重要的是针对风险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控措施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有提升政党风险防范能力的具体措施。政党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既包括各级组织防范党内民主风险能力的提升,又包括党员个人防范风险能力的提升,但重点应放在组织防范民主风险能力的提升上。二是应建立健全党内民主风险防范的制度支撑。制度支撑需要一个结构严密、运转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体系。根据这一要求,防控措施的核心是动态跟踪风险点,对风险的发展过程,实施监控和处置。要建立包含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的风险防控体系。

  (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