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把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刊评论员
//www.auribault.com 2015-11-30 来源:求是
分享到: 更多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会从战略全局高度,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要准确把握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讲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素质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式。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中,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创新上升到了第一位。创新不仅能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还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实现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永远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向未来,惟创新者强。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会从战略全局高度,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必须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为引擎,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就国内而言,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面对我国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支撑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困难的新情况,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才能形成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从国际上看,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为此,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更好地拥有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抉择。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要准确把握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讲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全社会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式。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中,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创新上升到了第一位。创新不仅能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还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实现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世界上拥有资源禀赋差不多的国家,由于创新能力的不同,综合国力截然不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人均自然资源少的国家,创新对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第一动力”的作用,才能创造新常态下的新优势。为此,要坚决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双中高”目标的关键之举。《建议》强调:“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并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七个方面任务,给出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创新,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一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二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四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要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六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七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控,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永远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向未来,惟创新者强。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