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www.auribault.com 2016-02-01 来源:求是
分享到: 更多

  核心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开展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商通四海、文播天下是中华民族开创“盛世”局面的重要特征。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既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东西方交往、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纽带。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明代中后期到清代,闭关锁国使我国落后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造就了一部血泪斑斑、让人痛彻肺腑的近代史。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发挥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培育了强大的制造能力,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通过顺应和引领国际产业转移,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可以释放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优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制度安排。

  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务实推进海上合作。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广泛开展教科文卫各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开展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开放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这是党对未来五年开放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开放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开放发展的丰富内涵,自觉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一、开放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回溯历史,观照现实,开放发展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

  坚持开放发展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记取。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商通四海、文播天下是中华民族开创“盛世”局面的重要特征。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既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东西方交往、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纽带。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明代中后期到清代,闭关锁国使我国落后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造就了一部血泪斑斑、让人痛彻肺腑的近代史。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史看,高度开放也是其成功经验的共同特征。开放带来繁荣进步,业已为历史经验充分证明。

  坚持开放发展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关键战略决策和伟大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出了继续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并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跨境投资位居世界前列,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这充分表明,在开放包容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坚持开放发展是顺应时代特征和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应有之举。从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开放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开放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实现开放共赢。从国际来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深度互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只有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既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大空间,也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二、准确把握开放发展的丰富内涵

  党中央、国务院对开放发展高度重视,开放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开放发展的丰富内涵,重点把握好6个着眼点。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发挥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培育了强大的制造能力,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通过顺应和引领国际产业转移,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可以释放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优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制度安排。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主动认识并引领国际投资和产业布局的新趋势。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而且可以顺应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趋势,构建国际要素合作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产业融合,有助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促进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开放也是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离不开与国际经验、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的互学互鉴和务实应用。贸易投资管理、金融体制、政府运作等方面的大量通行做法,已经为我国规章制度消化吸收。我们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融合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大空间,要求不断破除各种妨碍形成统一市场的区域分割、行业垄断,建立健全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切实健全法治、保护产权、鼓励竞争,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互利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加深。扩大开放要求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国家战略对接中实现互利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开放发展要着眼于推动形成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也是国际事务负责任的参与者。在气候变化、国际投资贸易谈判、国际金融监管、国际公共安全等领域不断发出中国声音,是维护良好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履行大国义务和承担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

  三、以开放发展引领全方位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一个时期对外开放作出了总体部署。我们要牢牢秉持开放发展理念,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一是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从区域布局上,将地区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对外开放新支点。支持沿海率先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全球一流的先进制造基地,构筑辐射东北亚、面向亚太的开放门户。以新一轮对外开放助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建设新的战略纵深和开放腹地。从贸易布局上,调整优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从投资布局上,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和引导企业以全球视野配置资源,培育一流的国际化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二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贸易便利化各项改革举措,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通过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试验,进一步探索体制创新路径。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宏观审慎的金融政策框架和全口径外债监测管理体系。

  三是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务实推进海上合作。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广泛开展教科文卫各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

  四是开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局面。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聚焦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等重点行业,完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支持和综合服务体系,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投资、承包工程、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多种形式开展产能合作。建立健全与各国多双边产能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积极性,健全统筹协调和对接组合机制。积极与发达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产能合作,推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标准、中国服务走出去。

  五是推进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地位。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加深内地同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支持港澳发挥特色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和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经济互利融合,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六是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把经济实力转化为规则实力,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治理机制,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治理改革,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

  七是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完善对外援助工作机制,加强对国际人道主义、发展问题的支持力度。参与国际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

  八是发挥地方作用共推开放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牢牢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立足实际、超前谋划,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着力破解难题,注重对接国家战略,因地制宜打造开放发展的新支点;注重发挥首创精神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放发展新经验;注重清障搭台创新转型,着力营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营商环境,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水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