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五水共治”:持续发力 深处着力
徐友龙
//www.auribault.com 2016-02-05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前不久,省委召开了今年第一次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省委书记夏宝龙要求各级干部要认认真真找准短板、扎扎实实补好短板,强调要以当前重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为突破口,毫不松劲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别强调“五水共治”不能歇气松劲,要持续发力、深处着力。很多人疑惑,“五水共治”成绩斐然,为何省委书记要点这项工作的短板?

  近年来,浙江坚持把“五水共治”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的关键突破口,努力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但我们要认识到,既有的成效,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差距正是我们的短板,需要持续发力、深处着力之所在。

  “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城乡并治”的要求尚未完全实现。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肯定“五水共治”治出秀水美景、治出发展后劲、治出法治意识、治出干部新风、治出百姓口碑的同时,提出了“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城乡并治”的新路径和七年“三步走”的新部署。

  实践表明,要实现“标本兼治”,不可能一蹴而就,非久久为功不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必要覆盖还需要进一步建设,今年就需要新增污水管网2000公里;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厂负荷率有待大幅提高;长期积累的生态清淤历史旧账还不能保持水质的始终稳定。治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真正实现“水岸同治、城乡并治”,就要从生态、生活、生产融合提升的角度全面推进生态治理,而从现状看,淘汰重污染高耗能产能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还缺乏切实有效办法;在治水的同时,各地治气、治土、护山、护田还不能很好统筹兼顾,群众对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还不高,“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打造还有较大距离。

  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治水既是生态惠民的民心工程,也是生态富民的发展战略,因此被作为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其要旨,就是借力“五水共治”做好浙江自己的转型升级“加减乘除”等文章。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做“减法”,即整治落后产能的共识已经形成,壮士断腕的决心已经下定。

  在做“加法”上,省委省政府谋划了“浙商回归”、“特色小镇”、“七大万亿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等布局,但从全省来看,各地扩大有效投资的进展参差不齐,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传统产业提升不快、新兴产业占比不高。

  在做“乘法”上,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尤其是除杭州、宁波等一线城市外,其他设区市和县市区的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偏弱,人才、科技、金融、公共交通等资源要素支撑总体不足。

  在做“除法”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全面破题,还要下大力气消除无效供给、改造落后供给、创造新的供给、释放需求潜力,引导资源更有效配置,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治水之本”,只有坚持“绿色引领发展、整治倒逼转型、提升促进升级”,实现整治、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并举,才能实现清算水污染历史欠账和现实增量发展的齐头并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算盘还打得不够。现如今,当久违的“绿水青山”回到百姓身边的时候,怎么样保证“绿水青山”守得住,“金山银山”滚滚来,各地都在思考和探索,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也取得很大成绩。2015年全省旅游、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等生态经济取得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富民。

  但总体上看,对“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的研究不够深,尤其是在通过整治、建设换回“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对今后如何更科学地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谋划显得滞后。

  比如,我省的旅游观光业如何进一步借力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等平台,开发利用好独特的江南山水、人文历史、海洋资源、古村落等吸引境外游客的措施还不够多;全省“可游泳的河”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好,但各级对发展亲水型生态经济的研究不够。

  又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政府投入多,社会资本介入实现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发展的少,后续投入产出比不尽理想,社会和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