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
——写在二?一六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陈雷
//www.auribault.com 2016-03-2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天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刻把握,突出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不仅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其他主要江河流域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基本水情特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容量有限。长期积累的水资源水环境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心头之患”。水利工作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当前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利用水资源,改善城乡水环境,维护健康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加快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落实双控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江河水量分配,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强化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切实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做到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全面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镇生活节水,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工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和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大力推广节水生活器具,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建立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健全节水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节水财税优惠政策,建立节奖超罚的长效机制。

  二是实行联防联控,着力加强水环境保护。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联合防污控污治污机制,加快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加强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职责,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采取控源截污、调水引流、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加强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划定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加强重要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和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三是强化用途管制,永葆江河湖泊生机活力。把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大管理保护力度,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落实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岸线,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渔还湖,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现代水网体系。创新江河湖库治理模式,大力推行“河长制”,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建设沿江、沿河、环湖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统筹考虑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目标,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科学实施调度,充分发挥江河湖库水系的综合效益。

  四是注重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水生态修复。立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抓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决遏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以青海“三江源”、新疆内陆河流域、西藏等地区为重点,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流生态修复,实施好长江等流域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加强华北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大力开展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防洪排涝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五是坚持两手发力,健全完善水治理体制。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把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体现水生态文明要求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大各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搞好用水权初始分配,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严厉打击非法取水、乱挖滥采、违法设障、超标排污等行为。宣传普及节水和洁水观念,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拓展“关爱山川河流”水利志愿服务,积极培育社会水道德观念和水文明行为习惯,形成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护水、亲水的浓厚氛围。(作者为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