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协调发展 建设幸福云南
张德兵
//www.auribault.com 2016-03-2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汇聚起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置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努力缩小横向和纵向各区域各领域间的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云南,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

  协调发展,就是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如何坚持协调发展?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区域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沿边与滇中、农村与城市、民族地区与其他地方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云南文化影响力。

  云南具有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半山区多位一体的特殊省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先后规划部署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施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我省区域平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受区位、历史和自然等多个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仍是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中央和省委关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精神,是我们坚持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切实做到协调发展。

  全面把握坚持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坚持协调发展是实现云南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指导工作时,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云南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事关全省4700万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大局;云南唯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不辜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我们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这条主线,突出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公平共享,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坚持协调发展是云南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西部边疆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始终是云南的现实省情和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突破瓶颈、补齐短板,尽快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居民收入、区域经济实力、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之间的差距。增强发展整体性,我们要坚持区域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协调发展是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让全省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无不需要我们在协调发展中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我们要以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重点,坚持区域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增强沿边与滇中、农村与城市、民族地区与其他地方协调发展,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协调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并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文化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针对云南是我国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界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边疆省份的基本省情,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既要抓好物质层面的项目,也要抓好精神领域的建设,把改善民生和凝聚民心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和深厚土壤,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云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致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民居,加强文献档案保护和利用。构建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建成云南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坚持区域协同发展。针对云南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和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地区的支持力度。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围绕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云南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把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滇中城市群建设成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区域,支持大理、昭通等其他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州(市)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工业经济强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把古村落保护开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宜居乡村。

  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发展的目的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建设七彩云南,切实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把国防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既使国防建设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云南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共同进步,坚持用协调发展理念,把握“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难在“全面”。这个“全面”,既要城市繁荣,也不让农村凋敝;既要滇中率先,也要民族地区、沿边地区崛起;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要“全面”,就得协调。“十三五”期间,云南要坚持协调发展,以谋划新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在科学谋划中促跨越,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大问题,坚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把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汇聚起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闯出一条云南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建设幸福云南,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