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用新理念引领新一轮东北改革振兴
张占斌
//www.auribault.com 2016-03-23 来源:中工网—《吉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都面临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回落,企业生产特别困难,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与全国经济总体情况相比,东北地区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东北地区要走出困境,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在改革中全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也更为艰巨。一方面,不能任由经济继续下滑,要牢牢守住就业、民生方面的底线。另一方面,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践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东北地区振兴,需要国家的支持,更要靠改革,要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东北地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区域。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石油、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优势产业。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东北地区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东北三省工业部门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30%,逐渐滑落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附近水平,近两年更是进一步下滑。东北工业现状正是我国传统工业的缩影,是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对象。东北地区市场供给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国企。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供需不对称,是整个供给结构调整中重要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从国企改革做起。东北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用市场和政府结合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与动员,国有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要坚持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把创新作为引领东北振兴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东北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发展环境。打破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有效通道,统筹各方面资金并切实提高分配和使用效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对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的领域,要优先布局安排。在创新中要注意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传统产业。积极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拓展市场,鼓励引导国家重点工程优先采用国产装备,扶持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档机床等优势装备走出去。

  在经济发展新平台建设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努力推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促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实现对接融合。哈尔滨新区主要是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促进黑龙江经济和东北振兴,建设中俄全面合作的重要承载区。长春新区则为推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而设立,主要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把长春新区建设成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引擎、图门江区域合作开发的重要平台。还要研究在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提高跨境经济合作发展水平。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方向指引,只要我们抓住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的发展动力是会形成的。完善体制机制是治本之策,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真正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在融资、用地、减负等方面加快完善配套政策。继续推动简政放权,确保权力下放到位。现代农业发展是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现代农业成为东北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要学会尊重市场、热爱市场、拼闯市场、引领市场。如今,东北地区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还不够浓厚,人们闯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市场经济的关口还没有真正迈过。需要谦虚地、真诚地向广东、江浙地区的民营经济学习。另外,东北地区市场环境也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只有把欠缺的市场经济意识恶补上,东北才能够走向振兴之路。

  民生改善是衡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功的重要标准。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大民生的投入,坚决守住民生的底线,防止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到民生领域。当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对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等加快解决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生态环境也是民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保护重点湿地,开展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机制。

  把新的发展理念设计进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能够引导领导干部增强带动振兴发展的职责意识。把新的发展理念设计进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从政绩考核导向、考核评价指标、政绩考核内容、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提高政绩考核的合理性。通过考核,让中央的要求、新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东北振兴实践中去。要允许干部因地制宜探索,鼓励地方创新,鼓励干部敢作敢为敢担当,让真正想干敢干和会干的干部脱颖而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