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互联网如何做到“大有作为”-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新常态下互联网如何做到“大有作为”

王维家
2016-05-03 07:46:00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将互联网发展视为适应新常态、深化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动力”,实现“大作为”,这既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部署,也释放出了鲜明而有力的信号,昭示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将再次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农业革命增强人类的生存能力,工业革命拓展人类的体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人类自身的革命性变化。当今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那么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交融汇聚平台,我们发展互联网、用好互联网,其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汇聚人类的智慧,做到为民所用、为民谋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因为山、水里有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互联网上也一样,有着数不清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开采、挖掘,有着广阔的天地等着我们去探索、驰骋。着力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我们正在深入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其核心就是依托互联网、深耕互联网,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服务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常态下互联网如何做到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五个可以”进行了论列,包括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政务、教育、扶贫活动等,为我们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还特别重视加强互联网信息建设,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互联网信息建设提高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这为建设互联网、发挥互联网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互联网在引导舆论、反映民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如何通过互联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不仅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本领,也是大有可为之地。

  新常态下互联网要做到大有作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放眼全球,网络早已不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别是以美日欧为首的西方强国,利用对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的垄断及占有的先发之机,把持着网络核心技术,对我形成了相当严峻的挤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他说,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为此他特别强调,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互联网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概括来说就是互联网领域的尖端技术、领先技术、独有技术。可以断言,谁最先掌握了这些技术、使用了这些技术,谁就掌握了互联网的未来,把握了互联网的决定权和话语权。我国要实现网络强国战略,就必须掌握网络核心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突破网络核心技术难题,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尽快实现“弯道超车”是党和国家赋予给网络科技工作者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是应对国际互联网领域挑战竞争的现实要求,也是决定我们在互联网领域能否大有作为的主攻方向和衡量标尺。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可喜的是,我国虽然接入国际互联网较晚,“后发优势”却很足,比如拥有数量庞大的网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网络人才,形成了基础厚实、相对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等等。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恒心、有重心,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超常规使用人才,就一定能够早日在网络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就一定能够抢占网络发展新高地,也一定能够让互联网在新常态下做到“大有作为”。(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编辑: 周文

书库

工运

  • 坚持首善标准 强化使命担当 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工会十七大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工会组织不愧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职工不愧为推进首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变化和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全总坚强领导以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工会十七大报告用“八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科学准确的概括。“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其中之一,充分说明了基层工会在工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航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着力推动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推动新时代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创新时代浙江工会改革新局面

    工会改革创新理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八个坚持”之一,是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要义就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化工会改革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关系,摆正工会与党政的关系,摆好工会与职工的关系,摆准工会机关与基层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的“公转”和服务职工“自转”的统一融合,切实把工会改革向纵深推进。

  • 劳动者权益保护要与时俱进

    从属性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以及保护对象——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在“互联网+”就业形态下,互联网平台用工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点减弱,使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遇到了挑战,对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要结合其特殊性进行探索和完善。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