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谱写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华章
徐静
//www.auribault.com 2016-08-23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首次将全面坚定文化自信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强调,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就文化工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出席或主持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系列重要讲话的进一步深化。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的文化工作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遵循、明晰了定位。全省文化系统要立足在国家价值和地方特色的融合中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在勇担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使命中谱写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华章。

  一、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把握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正是积淀强大精神力量,谱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贵州篇章,我们要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把握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

  定位于形成核心价值的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贵州人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王阳明在贵州悟道,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心态观。党和红军长征转战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进行了四渡赤水,铸就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今天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是要把反映贵州地域特色、延续历史传统根脉、承载国家主流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生成为饱含民族优秀基因的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进而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从而对全省社会思潮、社会心态、社会风气产生强有力的引领功能,不断激起全体贵州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定位于形成发展自信的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并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自信来源于历史、来源于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开拓进取的九十多年历史实践积淀了今天的历史自信和发展自信。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贵州人民在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鼓舞下,继续铸就了三线精神、大旱中的贵州精神、贵州时代精神。近年来,贵州省委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强调要有志气、有信心、有行动,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创造了新时期的“贵州速度”。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就是要用精彩的文化形式表现我们从挫折走向胜利、从“后发”走向“赶超”的辉煌画卷,增强历史自信,进而增强发展自信。

  定位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强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还在不断提高,需求更趋多样。具体到贵州来说,由于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和人民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要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相当的难度。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绘画、摄影、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在决胜全面小康大局中明确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现实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区域短板,这集中体现在贫困“短板”上。但同时,贵州也有自身优势,这集中体现在发展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上。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是要彰显贵州文化特色,开创文化新路,发挥文化担当,为全面小康长能力、强精神、补短板、加长板。

  着力于文化育民,为全面小康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说,“扶贫必扶持智”。因此,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还要着眼于文化育民,努力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要依托文化部“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等,大力培养当地文化人才,同时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文化扶贫。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已经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我们不仅要强化传承大师的培训,还要带动数千个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骨干和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培训,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有效提升,让培训工作成为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构成。

  着力于文化励民,为全面小康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扶贫先扶志,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是要着力于文化励民,依托贵州特色文化资源,抓好题材规划和品牌推广,让文艺创作旺起来、优秀剧目演起来,在文学、美术、影视、音乐、歌舞等方面,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并通过这些精品彰显价值的激励力、艺术的感染力、历史的传承力,点燃全省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激活贫困地区人民反贫扶贫抗贫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着力于文化惠民,为全面小康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对贵州来说,贫困是贵州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是要着力于文化惠民,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面小康补“短板”。统筹好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建设,让文化设施“用起来”“动起来”,让文化活动“活起来”“火起来”。统筹好“种文化”、“送文化”和“养文化”,让更多人分享文化服务。尤其要发挥好文化在大扶贫战略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文军”扶贫计划,加快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全力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着力于文化富民,为全面小康加长板。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要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要促进产业发展融合化。对贵州来说,文化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守底线走新路的新空间。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是贵州的三块“长板”,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就是要着眼于贵州发展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优势,推进文化与这些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小康加“长板”,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生产业,培育成贫困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兴产业。要围绕文化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多彩贵州文化体系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增强文化活力。要围绕文化与大生态的深度融合,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和弘扬贵州传统生态文化,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化,引领时代风尚和大众行为。要围绕文化与大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的演艺作品,推动旅游品质整体提升、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品牌,助推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三、在贯彻五大理念中清晰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行动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必须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细化行动路径,讲实干、出实招、获实效。

  树立新发展理念,引领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五大发展理念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行动的先导,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贵州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山地文化、传统文化、阳明文化、“三线”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协调发展,补齐短板,兜好底线,引导全省各地根据文化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实现特色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低碳、集约和可持续发展,创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文化,增强绿色发展的文化支撑。要坚持开放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讲好贵州故事,传播中国价值。要坚持共享发展,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廉价的文化服务,让文化成果惠及全民。

  实施“十大工程”“十大品牌”,精准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为使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转化为普遍实践,“十三五”期间贵州全省文化系统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和“十大品牌”。“十大工程”包括文化传承脱贫工程、文化数字建设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文化服务大众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交流提升工程、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十大品牌”包括以阳明文化为主的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品牌、以遵义会议为核心的长征文化品牌、以六盘水为代表的“三线”文化品牌、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品牌、黔南好花红文化品牌、黔西南山地文化品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梵净山佛教文化品牌、安顺屯堡文化品牌、贵安生态文化品牌。“十大工程”“十大品牌”的实施,将有助于做强贵州文化,提升贵州形象,彰显中国价值,决胜全面小康。

  强化改革精神和实干作风,抓实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使新发展理念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中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贵州文化系统将强化改革精神和实干作风,针对问题出实招、针对差距补短板、针对弱项强能力。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十三五”文化规划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过程,要将解决问题、弥补短板作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切入点。改革要坚持系统观点,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搭建文化工作的大平台,构建文化工作的大格局,形成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大合力。改革要有实干作风,要强化文化系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努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恪守“三严三实”,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中再创新业绩、再作新贡献。(作者为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