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对我们党成长、成熟的意义-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长征对我们党成长、成熟的意义

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刘亚洲
2016-10-20 09:22:17  来源: 党建网

  长征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中,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长征正是推动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大历史转折之一。以遵义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站起来了”,开始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逐渐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演进,奠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实基础。

  一、长征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每当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和飞跃时,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重大突破。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总体是在曲折中艰难、缓慢前进的。当时党内就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在党内,最早开始深入思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崭新道路。在理论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深刻批判了党和红军中广泛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思想为全党所认同却历经曲折,长征前,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毛泽东甚至受到了批判和排挤。“左”倾错误给党造成极大危害,使党的白区组织几乎丧失殆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始了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初期,毛泽东同志先后与“左”倾错误路线开展了七次争论,核心就是“行军路线对不对,不在于是谁决定的,现实情况才是最好的说明”。正是经历惨痛的失利和教训,在革命濒临绝境的情况下,全党开始认真反思长期以来的路线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大部分曾犯有“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在这个历史紧要关头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毅然转变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同时,在遵义会议前,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联系中断,这正好为中国共产党人自主决定自己命运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毛泽东在后来谈到,自从遵义会议之后,党才真正懂得了独立自主。

  可以说,长征大大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不断升华、不断深刻的过程中,长征,特别是遵义会议,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从自发到自觉,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我们党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全党统一认识的思想基础。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时说:“长征是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正确路线的领导……并坚持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才取得胜利的。”“只有毛泽东同志久经考验的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长征,用它铁的事实宣布: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可战胜的。”

  一部红军长征的历史,就是一部证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习主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全党同志要按照习主席的要求,躬身实践、锐意创新,更加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长征为形成成熟的党中央领导核心提供了重要机遇

  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都有一个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贯彻执行正确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在遵义会议后,正是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即使是某些人分裂党的行径,都没有影响到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即使是敌人疯狂的围追堵截,都没有把我们党真正打败。长征时期是党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党的领导核心以及紧紧围绕其周围的优秀分子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百折不挠的斗争中,奇迹般地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开创出新局面。

  长征开始后,尤其是湘江战役的失利,导致红军由八万六千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严酷的事实使红军将士特别是许多高级将领认识到,博古等教条主义领导人难以把红军引领上胜利的道路,难以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多次争论,毛泽东的主张逐渐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解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领导权,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后来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立。沙窝会议后,政治局常委分工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由于当时党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是军事斗争,军事斗争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工作,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决定中央领导人选,形成了最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将革命一步步引向胜利。通过长征,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一集体在长征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他们的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艺术也不断成熟。长征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党和红军的骨干,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长征锻炼了一批治党治军的栋梁人才,为巩固党的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组织支撑。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检验一个政党是不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一个坚强可靠的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长征初期“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指挥,所以就犯错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了。”“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正是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有了先进理论,没有一个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会成功。同样,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历史进程中,正处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内正在进行变革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关键阶段,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正处于紧要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挑重担、接力奋斗,党、国家和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必须强化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习主席和党中央的权威。

  三、长征对健全党内政治生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健全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很重要的就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准则。长征途中,我们党积极纠正“左”倾错误主义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 积极畅通民主渠道,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维护了党内团结统一,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尚且处在幼年时期,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规定还不够健全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方面,“家长制”和个人专断现象比较严重,在解决党内矛盾方面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团结,伤害了革命同志,给党和红军造成惨重损失。长征中,我们党坚决纠正错误的党内斗争方式,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正确处理了党内矛盾问题。1935年遵义会议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决定问题尊重大家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充分进行民主讨论。我们党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仍把博古留在中央,对李德仍予以照顾,并给予事做,这种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做法,有效避免了党内斗争的扩大化。在处理张国焘另立中央的问题上,既坚持了原则,又团结了红四方面军的大多数同志,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为处理党内矛盾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长征途中,对一切政治、军事上的重大问题,都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保证了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权威性和决策的正确性。这一原则一直延续下来,对党的事业、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后来指出:“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

  习主席反复强调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专门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是靠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具体制度,真正使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注重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具备带头意识、组织意识和担当精神,躬行践履、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在党内形成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长征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宝贵经验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我们党能不能够赢得胜利,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够赢得群众,我们党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在于能否使党的群众路线真正落到实处。长征中,我们党紧紧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众志成城,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和强大凶恶敌人,谱就了长征胜利的激越凯歌。长征的胜利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和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丰富实践,为我们党践行性质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积累了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

  官兵一致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中的具体体现,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得到了生动诠释。条条湍急的河流、座座危耸的山峰、茫茫无边的草地,从党的最高领袖到各级指挥员,都与普通战士一样,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过来;每一次战斗打响,从总司令到基层干部都以上率下、身先士卒。毛泽东把担架让给病号,周恩来把最后一点青稞面煮成汤与战士共享,朱德亲自教战士辨别寻挖野菜,整个长征中,红军牺牲的营以上有名有姓干部有430多人,其中师级干部就有80多人。这种上下一致、戮力同心的坚强团结,使红军在绝境中杀出一条通往胜利的血路。长征是一次图生存的远征,军事上无后方、无依托,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艰险,党领导红军始终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所到之处真心为群众办好事,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严明各种群众纪律,不侵占民宅、不侵扰群众,买卖公平、救死扶伤;一路走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人民群众由此也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积极参加红军,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形式支援红军,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长征中,红军官兵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在近20个民族居住区播下了民族平等的火种,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动摇了反动派的统治基础。刘伯承与彝族沽鸡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的佳话至今广为流传,长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工作的良好开端。

  习主席深刻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长征的胜利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须臾不可偏离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战胜不了的敌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全面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新胜利,要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制胜法宝高高擎起,努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不断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的群众路线落地生根的有效形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汇聚起民族复兴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迎接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早日到来。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坚持首善标准 强化使命担当 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工会十七大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工会组织不愧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职工不愧为推进首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变化和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全总坚强领导以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工会十七大报告用“八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科学准确的概括。“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其中之一,充分说明了基层工会在工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航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着力推动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推动新时代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创新时代浙江工会改革新局面

    工会改革创新理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八个坚持”之一,是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要义就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化工会改革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关系,摆正工会与党政的关系,摆好工会与职工的关系,摆准工会机关与基层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的“公转”和服务职工“自转”的统一融合,切实把工会改革向纵深推进。

  • 劳动者权益保护要与时俱进

    从属性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以及保护对象——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在“互联网+”就业形态下,互联网平台用工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点减弱,使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遇到了挑战,对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要结合其特殊性进行探索和完善。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