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用时代精神整合优秀传统文化
李宗桂
//www.auribault.com 2017-02-20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和社会人士关注的热点。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如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核心内容、历史作用、现代价值等问题上,特别是在如何阐释、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认识不一,见解相异,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中转变、提升。而要有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阐发其现代价值,就价值观和方法论而言,就是要光大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此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或糟粕成分,确定其思想性质和时代特质,需要凭借时代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宏富,历时绵长,是一个繁复的整体。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化既有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重要标识的基本文化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催人向上、向前、向善;但也有以君主集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敲剥民脂民膏,以至“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黄宗羲语),并且视为当然。这种刻薄寡恩、阴毒至极的封建专制政治文化精神,是阻碍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巨大精神毒瘤。对此,必须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予以彻底批判和根本清除。本质而言,传统文化并非全盘皆好,不能盲目照搬,而要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而这就要依托时代精神。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需要凭借时代精神

  如何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本质上并不是单纯的知识问题,而是理论问题,是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用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诚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其中,“核心思想理念”实际上蕴含两个部分,即作为“基本思想理念”的部分和作为“核心思想理念”的部分。例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益的思想启迪,是治国理政的有益借鉴,这属于“基本思想理念”部分。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则属于“核心思想理念”。这些“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和载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宏观地看,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在历史上曾经起过文化认同、价值整合、民族凝聚的重大作用;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实践中,能够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传承的重大价值。而这种认识的形成,其价值根据就是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创新、要发展的现实要求所致。所谓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支撑,正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改革创新精神。

  对于“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其概括和选择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原则,与“核心思想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框架中,有就国家层面而言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有就社会层面而言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有就个人层面而言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对于传统美德的历史认知和现实评判。在“中华人文精神”的范畴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都是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然有启迪意义、借鉴价值的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而且能够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下有机整合、有效整合

  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理性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则是我们应当高度注意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发展于封建宗法社会,属于古典形态的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其属性和作用具有两面性。我们今天弘扬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传统文化,而是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能够被改革创新的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否则,我们就容易走入误区,陷于是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就会脱离当代中华文明发展的正道。

  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其价值理念、主要内容还是个人修养、社会风尚,都需要而且能够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有机整合、有效整合,从而能够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因此,我们始终要牢记并光大时代精神。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文化研究所所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