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辨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演变-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科学辨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演变

高炳亮
2019-06-02 16:23:5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为一种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正当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由来已久,从20世纪20年代的全盘西化,到8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直至今日不断变换花样,以学术外衣重新包装、粉墨登场,借助互联网传播其错误思想观念。近年来,学术界持续深入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有效地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但它并没有就此消退,而是改头换面,在传播中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这就提醒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跟踪和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一方面了解其传播蔓延的新形态、新手段,揭露其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另一方面在学理层面深入剖析其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当前,科学认识和辨别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演变,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这是我们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从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态势来看,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分布范围国际化。历史虚无主义常常被作为国际敌对势力反华的工具之一,并不孤立存在于境内。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互联网等极力散布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以思想渗透等方式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从而达到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这使得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国际化分布特征。不仅如此,境内外敌对势力还通过多种渠道、选择重要历史节点等方式,传播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企图搞乱人心、消解主流思想。二是表现手段学术化。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认同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热衷于以“学术再研究”“理论再探讨”的面目出现,经常借助学术研究高调发声,配之以“重评”“再读”“揭秘”等博人眼球的字眼,给人造成其研究结论是经过严谨细致的学术研究而得出的假象,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三是传播途径网络化。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大平台,是快速而又高效的传播媒介,网上阅读因其便捷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然而,互联网传播存在隐蔽性强、监管难的问题。一些碎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借助互联网很容易大肆传播。受其影响,一些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视频网站等,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播和散布历史虚无主义的平台。四是热点事件炒作化。历史虚无主义者热衷于炒作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事件以及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不惜叫嚣“他们纪念什么,我们就反对什么”。近年来,但凡影响较大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往往都与我们所面临的热点事件相关联。历史虚无主义热衷于炒作热点事件,无非是借助热点事件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扩大其影响,从而在歪曲历史和误导现实中达到其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企图。五是受众对象年轻化。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蛊惑毒害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有的甚至主动传播起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青年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力,他们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他们又喜好标新立异的思想,因而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导和侵蚀。

  认识和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上述新变化,有利于我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清醒地意识到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清除其危害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历史虚无主义分布范围国际化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斗争不能仅着眼于国内,而是要关注其国际范围的渗透和影响,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做到“立破并举”;表现手段学术化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传播途径网络化要求我们应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和对网络空间的净化;热点事件炒作化既直接暴露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险恶目的,更要求我们对舆情时刻保持警惕,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受众对象年轻化则要求我们加强对广大青年进行唯物史观教育,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的引导工作。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本质。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何种新面目,或者是打着什么新旗号、制造什么新花样,其目的仍然是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其实质是一种唯心史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理有据地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假面具,使人们更清晰地看到它的荒谬性和危害。

  第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企图,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而立场的坚定来自于理论的清醒。因此,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我们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领悟,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明辨是非,认清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本质,从而更有力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

  第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构筑反对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屏障。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在理性辨析中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筑牢反对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基;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以维护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核心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民族团结上筑牢反对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屏障;弘扬爱国主义,反对分裂主义,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宗旨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在国家统一上筑牢反对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屏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破除文化虚无主义,以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目标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筑牢反对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屏障。

  第三,牢牢掌握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决不允许网络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法外之地。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更多借助互联网传播蔓延的状况,我们应不断完善互联网安全立法工作,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管理,将网络信息传播纳入法治轨道,加强网络信息监测和网络平台管理。对于那些蓄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网络平台和信息发布的相关责任人,及时依法严惩。同时要加强教育广大网民,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和是非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第四,加强党史国史革命史教育,坚决抵御和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办法是用客观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能够欺骗人,恰恰是利用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历史知识匮乏、不了解历史真相这一弱点。事实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的历史教育一直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以及舆论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史国史革命史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生活观的内在逻辑研究”(FJ2018JDZ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编辑: 王铉

书库

工运

  • 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增强“四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颁布近4年来,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正逐步深化。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坚定政治引领站位,增强领导力;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力;健全职工参与机制,增强凝聚力;运用网上传播宣传,增强影响力。

  • 依法保障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的建议

    各级政府要把依法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级工会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劳动行政管理,逐步完善普惠公平的劳动保障政策和社会改革政策,共同推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营造企业守法经营和职工依法维权的社会法治环境。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工会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要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奋力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握工会组织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坚定政治方向,凝聚奋进力量,最广泛最紧密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奋力谱写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