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三个着力点
李中生//www.auribault.com2014-10-25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近些年来,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多措并举。要以利益平衡、制度创新和协同发展为着力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进而搞活农村经济。

  以利益平衡为基点拉动农村土地流转。土地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利益相关。农村土地流转的背后是利益分配问题,不同的利益诉求必然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中矛盾重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协调,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风险。因此,应该以利益平衡为基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首先,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表达主体,特别重视农民利益表达主体的培育,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增强话语权。其次,拓宽利益表达渠道,让农村土地流转利益表达主体有足够的利益表达空间和畅通的表达渠道。再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能够以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参与农业经营和利润分享,让农民和农村参与土地增值的利益分配,土地转用增值收益部分应该由国家、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共享,并且主要受益由农民和农村获得。最后,当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关系失调时,政府应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活动。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和约束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行为的架构,能够减少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进而激励各利益主体,是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一是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明确土地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明确农民作为农村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解决农地产权主体虚置问题。二是改革户籍制度,赋予农民与市民平等的权利地位,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扫清障碍。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农用地金融机构,成立土地抵押合作社,组建土地银行,为农地流转提供金融服务。四是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监督,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另外,要通过法律来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公平性,防止农民利益的损失。

  以协同发展为突破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建设,需要各种因素的相互配合与携手并进。一是加强政府领导,强化部门协调;二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工业化,实现工业资本的积累可以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强的吸纳能力,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保证农民在“流转”后的收益不低于土地所带来的收益,调动农民“流转”的积极性,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加速土地的流转;三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构建一个统一、规范、有序的流转市场是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并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解决农民“流转”后顾之忧。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