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
王永昌
//www.auribault.com 2015-11-23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明确了基本指导思想、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基本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钥匙”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着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显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困难不可低估。“十三五”时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世界现代化进程历史表明,在这个阶段,正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中低端、粗放型向中高端、集约型提升,人们财富增长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提升,阶层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提升,社会结构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提升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正是在这个转型阶段,普遍会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烦恼”。不少国家发展表明,城乡不协调,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富人区与贫民窟的出现,生产生活生态失衡,历史人文记忆丧失,各种“城市病”凸现等,都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表现。

  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难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党以宽阔的全球视野,科学把握中国和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难题,不断深化发展规律认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给出了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又切合中国发展独特规律的科学回答,攸关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必将引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这些基本精神同样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发展动力。比如,如何促进城镇化从以往过多注重“物态型”(建筑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扩张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从“孤城型”城镇化转向都市圈、城市带的“网状型”城镇化,从而实现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的城市生活?毫无疑问,只有深刻领悟、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更科学、更健康、可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就应该特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新”也应该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惟有如此,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共融共进,才能使城乡发展协调一体推进,才能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的新平台,也才能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引擎。

  我们坚信,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就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文明发展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本制度、人民期盼、现实问题以及他国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的城镇化不能以城论城,不能以物论物,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而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使全体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们的城镇化优势就“优在人”上,化就“化在人”上,新也“新在人”上。应从过去重在“化地”、“化城”转移到“化人”上来。着力做足做好“人”的文章,真正实现人与城相融相合。人是城的主人,城要为人服务。

  中央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是解决1亿人在城镇落户生活问题,扎扎实实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习总书记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而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有1亿左右外来常住人口需要解决城镇落户生活问题。

  中央提出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加快实现这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

  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重点,就是这1亿左右农民工能尽快稳妥融入城镇、共建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三、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为动力

  城镇是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发展资源和要素最集聚的空间平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最具创新活力的策源地。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必然要求我国的城镇化也要适应新常态、步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应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换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新型城镇化的生命所在。为此,从城镇的理念、规划、建设到治理,从城镇的功能、布局、形态到环境,从城镇的产业、教育、文化到氛围,都应该走在创新的前列,使新型城镇化成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新观念、新文化、新体制的主平台,使城镇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步推进。

  经过几十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了55%,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同样出现了粗放式增长以及种种“城市病”现象,城镇发展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模式,尤其要避免过于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扩张方式,走出集约高效、绿色共享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要立足城乡一体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不但表现在内容上是包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城镇化,而且在发展要素、人口、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其空间布局形态是城乡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是牺牲农村的“城市化”,而是包括农村就地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国情所系,也是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创造性所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告诉我们,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我们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如果说我们过去一个时期,各地都抢抓发展机遇,千方百计把本地的“节点城市”做大规模的话,那么,今后应着力把“节点城市”做特做精的同时,更多地重视都市圈、城市带和中心村镇、农村建设,形成以“节点城市”为纽结的都市圈和村镇为“细胞”的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只能选择以城市群为主导、以“节点城镇”为纽结、以广大村镇为“神经末梢”的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正因为我国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村镇协调一体推进的,因而又是一个互动开放的过程。协调开放的城镇化形态,体现在城市的“聚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统一,城际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并促进城市与农村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等方面。

  “城市群”强调了中国的城镇化,一方面是区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包括了农村在内的城镇化。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新趋势,就是“新”在区域城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上。

  推进城镇化,当然要适度扩大城镇规模,要使人口、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城镇集聚,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化裂变”、引领带动作用。但是,这种“集聚”不是单向、绝对的,城镇的兴起和规模的扩大也不是以“农村的凋落”、“农村变城市”为代价的。而应该是城乡互动互补,而且城市的经济要素、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人才等优势,也需要向农村“回流”、延伸,以城镇优势反哺农村,引领、带动农村发展。这样,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就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过程,使城镇化真正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五、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产城相融

  城市与产业、城市与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城镇是人们集中生产、生活的地方。人口、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生产、交换和消费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只有产业与城市相交相合、 相得益彰,城市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这是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是,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地方或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发展,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造成城镇发展“低、小、散”的局面,或者只强调城镇化而忽视城市产业发展,导致城镇数量、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产业“空心化”和一些“空城”、“鬼城”,使城镇发展缺乏厚实的经济支撑,从而使城镇与经济发展失调、错位。这样的结果,既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又削弱了城镇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问题当然不在于城镇发展要不要经济支撑,而在于:一是如何更好地从城镇规划、布局、设计、功能、建筑、环境、设施等整个城镇发展过程中,使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有机结合,协调同进;二是要尽快更新原有抓经济发展就抓“一产二产三产”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城市经济”意识,摒弃“厂房经济”、“工业开发区”的过时模式,而要特别注重现代服务业、跨界混合型、科技型和“楼宇经济”发展,同时,城市产业要讲求差别化、特色化;三是城市政府要善于以做好城市、做美环境、做优服务去做经济、做产业;四是特别要注重培育城市的创新功能和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富有前瞻性地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优势提供新平台,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留足发展新空间。

  最近几年来,杭州城郊周边兴起了一批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和新型经济业态的“热门舞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趋势。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从中可以使我们获取许多有益的启迪。

  六、新型城镇化要重在建管相合

  过去我们重在做大城市规模,重在城市规划布局,而城市管理则重视不够、体制不顺、创新不力、城管人财物不足。现在的行车难、出行难、停车难,空气差、雾霾多,人员流动大、犯罪率高,以及管理难、盲点多等“城市病”,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但城管滞后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病”的主要症结,就是城市的“治理病”。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实践中,城市的决策者们通常重建设轻管理,因为管理是细活慢活,更是难活,不易出政绩成效。但真正见功力的是城市治理,尤其城镇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更应把重心放在市政治理上。新型城镇化的“新”,也应该“新”在城市的治理上。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市构筑现代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是城镇建设、城市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社会治理问题。城镇治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交通、土地、道路、建筑、教育、卫生、管网、娱乐、标识、亮点、交往空间、景观、安全、生态环境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系统化管理,而且不能只靠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思维和方式来管理,必须依法依规治理,依靠广大市民参与的自主治理。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破之题,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城镇治理水平,建立起复合的城市运作体制和市民共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模式。

  七、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记得住乡愁”

  城市是人生活的“天堂”,但也可能是一座让人纠结的“围墙”。城市应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因而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城镇发展更应该注意这种统一性。

  城市什么时候能成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需要我们少些人为人造的东西,多些生态自然。我们要少些再少些钢筋水泥,多些再多些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的“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城市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因此,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还需要有记得住历史文化的“乡愁”,要建设更多富有特色个性、历史文化内涵的城镇。要少些再少些千城一律的面孔,多些再多些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底蕴、有审美价值的特色城镇。

  “记得住乡愁”,应该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所在。为此,要不断强化城镇的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让城市融入自然,走进历史,使城市成为传承民族文化风尚、体现区域自然特色和反映时代进步风貌的“风景线”、“策源地”。(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