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农产品卖难呼唤供给侧调整
黄俊毅
//www.auribault.com 2015-12-25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今,农产品的价低卖难反映的是供求结构问题,还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直接相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一方面,建立市场预警机制,科学合理地指导调节生产;另一方面,尽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强竞争力

  最近,多地白菜、苹果、香蕉价格被指同比下降三四成后仍销售低迷,甚至出现用苹果喂猪的现象。甘蔗、柿子、芹菜、大枣、玉米等农产品,也遭遇不同程度的价低卖难。

  农产品价低卖难问题,近年来不时困扰着生产者。为帮农民把产品及时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有关部门没少做工作。“农超对接”、电商进村等的出现,仍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农产品遭遇价低卖难,不是因为支持不够,而是因为供需形势变了。以往农产品价低卖难,大多因为集中上市、信息不通、运输不出、渠道不畅。近年来,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全国除了极少数地方外,水泥路和互联网都已进村,社会化、立体化的农产品采购、运输、销售、配送网络已初步形成,数以百万计的经纪人活跃在各地乡村。可以说,农产品销售的硬通道已经打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农产品的价低卖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供求结构问题。以蔬菜、水果为例,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3年短短7年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从1663.9万公顷增长到2089.9万公顷,增长了25.6%;全国果园面积从1012.3万公顷增长到1237.1万公顷,增长了22.2%。今年最难卖的苹果,2006年只有189.9万公顷,2013年就已达到227.2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导致总量大幅增加,加之,总体上同质竞争、集中上市,这才造成了价低卖难现象再次出现。

  此外,农产品价低卖难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也直接相关。不少农产品出现卖难,相关产品的进口量却在增长。比如,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食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进口177万吨,2013年进口455万吨,短短3年飙升了157%。进口大幅增长的一大原因,在于国内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人工成本高企,以致主要农产品价格高出国际市场许多。以玉米为例,今年上半年,广东到港美国2号玉米每吨约1500元,比国产玉米便宜近1000元。客观地讲,相对于农民的投入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我国农产品价格确实较低,但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国内价格相对偏高必然会面对进口挤压。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还要多在生产源头上发力。一方面,建立市场预警机制,科学合理地指导调节生产,避免一哄而上,尽量做到均衡上市;另一方面,尽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