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进入新常态下经济走向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开创性意义。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工作中提高“怎么看”水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借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拉动消费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经济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是世界经济史的奇迹。
客观地说,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路径是切合经济落后现状的。但也必须看到,由于靠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供需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的问题。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特别世界金融危机后,传统的思维和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不足以解决所产生的问题,单纯地高投入必然出现了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大等问题,造成经济滞胀。因此,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改变以往的以需求为主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人们常说的“三驾马车”是对需求侧消费、投资、出口活动的通俗描述,需求侧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供给侧则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在实现优化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调整的过程,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普遍短缺到普遍过剩,从主要关注价格转入更多关注质量和品牌、信誉,这是一次全面深刻的转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进入经济常态化以后,中央在总结从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用需求刺激无法改善经济有效增长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目标,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就是否定“三驾马车”,对于我省来说,需求侧政策也并非不可用,而是不能只靠需求性政策解决发展不足问题。像高铁投入仍然是带动钢材、水泥行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从以需求为主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以供给分析和供给管理为主轴的经济发展方式,从“需求分析”转向“供给分析”,就是采用供给分析方法,结合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总量、结构,提出供给侧管理对策,以提高质量与效益来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向高端制造业进军、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向绿色要生产力。
当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背后则是结构、动力、体制政策的转换,即由高速增长平台上的供求平衡转向中高速平台上的供求平衡。而以往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相继出现历史峰值,出口的高增长也由于国内要素成本和汇率上升而难以为继,家电等生活消费品也由于科技含量和质量等因素,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回落,出现产能过剩并引发PPI持续的负增长。这些问题产生的实质是供求结构不合理所致。
对于我省来说,既有需求不足影响发展问题,更存在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畸形问题,两侧叠加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2015年GDP较上年增长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较上年下降10.4%.深层次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缘劣势和经济发展缓慢,我省的劳动力及人才优势也在逐年下降,特别是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企业创新活动较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低14.8、17.5和11.4个百分点,企业缺乏创新战略目标、企业家缺少创新意识、创新合作意识不强、人才与技术相对滞后、创新政策不落地等问题,将是阻碍今后中长期发展的诟病。
因此,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与方向,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发挥主导作用,助推改革进度是作为供给侧影响较大的各级财政部门当前的首要工作。
二、转变传统思维树立新型财政理念
作为国家重要支柱的财政和财政工作者,在新常态下一定要在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改变工作方式,适应新形势。
一是要树立大局观念,保民生促发展。就是说要站在政府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跳出财政做好有效供给具体工作,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有保有压合理、合规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改革,发展经济。俗话说“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决定成败”。财政工作要将工作重心落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着力解决重大经济决策上来,使重点工作落地、生根、结果。
二是要解放思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部分同志的潜意识中,还没有跳出“国有”与“民营”的桎梏,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生长性强、对经济拉动性大的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上发挥不够。从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的经验看,民营经济体制机制较好、包袱小,利税大,对财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树立“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意识,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不论姓“国”还是姓“民”,都要全力扶持,提高供给水平。
三是要处理好有效供给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财政的基本原则是“先予之后取之”,对那些科技含量高、在行业领域站在制高点的企业,短期内不能实现收入、长远上却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缩短效益周期。
四是发挥社会职能,变管理为服务。这些年来,由于体制机制的缘由,财政的社会治理职能没有发挥到位,“重收支轻管理”现象没有根除。因此,财政部门要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对资金供给的跟踪问效、实体经济的经济核算与管理水平中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采用购买服务等形式,组织利用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等项服务,使其减轻负担与成本,为其创新注入活力。
三、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财政调控供给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于地方财政来说,要根据职能和可能,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助推作用。
一是在“去产能”中推动生成“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这是绕不过去的关口。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去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中,合理安置职工并解决资金问题的基础上,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现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实解决共性核心技术的“缺能力”问题,培育、提升企业能力。对电机、高档数控机床等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其加快实现“新动能”。同时,还要支持和依托、发挥好哈工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新型智能终端研发、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使我省新型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与发展中快速占领科技制高点,带动我省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在供给侧改革中,还要注重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生长性较好的文化产业,在创造新供给中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消费指数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约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具有相当大的消费空间,也是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我省像“小笨熊”等在国内具有品牌效应、市场潜力大、生长性较好的少儿出版读物给予政策倾斜,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着力于创意与创新,支持其创建“云阅读”、“教育动漫化”进小学校课堂、入幼儿园,持续占领制高点,引领新兴业态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中的龙头,让“互联网+文化”拉动消费、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是在化解房地产库存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房地产是关联性巨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解决好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会直接带动钢铁、水泥等众多行业的发展。去房地产库存需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既扩大有效需求,又要创新供给。在需求侧上,让农民工市场化、市民化所带来的买房、租房的预期与需求,真正成为去库存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完善教育、就业、医疗、保障房等基本服务机制。在供给侧方面,一方面要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探索出台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把公租房、保障房扩大到新市民和非户籍人口;同时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房地产企业降低商品房价格,促进房地产销售。财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去库存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长期效应,在支持农民工市场化、市民化后基本服务上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制定税收、行政性收费等方面优惠和鼓励政策,促进“去库存”工作进程。
三是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两侧发力降低企业成本。毋庸置疑,实体经济是国家的脊梁和支柱。但是,由于受国外市场疲软,国内市场“三期叠加”压力的影响,加之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不好。财政部门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拉弗曲线”对财政收入的正负影响,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正税清费,降低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企业推进人才培养,引入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大力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从企业内部入手,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在促进基础建设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因此,要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建设对我省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性,发挥财政资金在创新实施“五大规划”、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作用,助推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筹集、发挥好财政资金对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加快建设资金的使用进度,在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财政的主渠道作用。
五是从供给侧入手激活教育消费短板。我国有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大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都很舍得投入,对孩子教育消费需求都尽可能满足。近年来,我国教育消费快速升温,市场需求不断被激活。但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在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互联网教育和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有相当大的差距,暴露出供需不平衡的弊端。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特别是义务教育本身就是纯公共产品。政府有责任本着公平原则提供惠及全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更高要求。教育领域不同于经济领域,不能由市场说了算,也不能由政府“全包干”。但无论是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还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都需要财政、教育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办教育的投入,创新教育产品,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民间力量进入创办新型优质教育产品,发挥“有形与无形的两只手”作用,解决好教育产业发展中有效供给不足的实际问题。(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 2008-11-24 |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 2008-11-24 |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 2008-11-24 |
供给侧管理助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 | 2008-11-24 |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08-11-24 |
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四个要点 | 2008-11-24 |
向法治建设要核心竞争力 | 2008-11-24 |
开启稳增长的新动力源 | 2008-11-24 |
稳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08-11-24 |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08-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