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大白兔奶糖”里的供给侧改革
侯金亮
//www.auribault.com 2016-03-31 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 更多

  70后和80后对“大白兔奶糖”应该不陌生。如今,“大白兔”已经身价陡增。

  3月21日,《解放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提到,“大白兔”与一法国品牌合作,推出粉蓝两种铁盒装,新装128克售价68元,比普通装227克11.5元贵了将近10倍。

  “大白兔”变“大金兔”,和当前比较火的供给侧改革就有着直接关系。“大白兔”的转身显然不是“换个包装就身价百倍”那么简单,而是“质感更强了,送礼更拿得出手了,甚至还搭上了‘时髦’的边,怎不招人喜欢?”

  这也提出了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中国制造”曾以廉价著称,但如今拼“廉价”早已没有优势。出路在哪里?如果国内的中产阶层愿意为成本之外的无形价值付出相应的价格,就应鼓励企业摒弃老观念,对“性价比”多一层理解,勇敢向“品质”和“品牌”进发。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供给端”能不能看到“需求端”的这种变化,并据此调整自身的观念和策略,往往会将改革带向不同的境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特别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简言之,就是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品质。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供给品质?这当然离不开创新。对此,《经济日报》刊发的文章《如何让创新发力至关重要》认为,“加大投入力度”,就要切实改变“重物轻人”的老做法,加大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同时,也要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地基”牢不牢,直接影响着国家核心竞争力这座“大厦”稳不稳。

  此外,还要培育两种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其一,是企业家精神。新华网发表的《供给侧改革样本与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认为,只有内生活力和创新动力才能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来源就是企业家精神。市场是企业家发现和创新推动的竞争过程,企业家就是市场的拓荒者和机会的洞见者。企业家并非无所不能的人,他也会被市场教育,市场就是一个连续的矫正过程,是通过学习机制和持续试错发现新知识的复杂过程。企业家有一种不屈不挠、忠于使命、永远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保证了他领导的企业与众不同。

  其二是培育工匠精神。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3月21日的《北京日报》发表的《寻回并发扬“工匠精神”》中两个观点很有意思:一是文化上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全方位地将追求唯美、精致的精神贯穿在互联网时代,让这种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二是要在制度的设计上,处处都能体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细心缜密,无论是互联网的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产品,都需要将这种“工匠精神”贯穿其中,这样才会让企业、产品,真正具有一种品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