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海西经济转型升级
文国栋
//www.auribault.com 2016-05-30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赋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更为重要的发展使命,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动力。认真学习贯彻好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紧扣省委“131”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和担当,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定不移深化各领域重点改革,增活力转动能,在逆势有为中实现海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要坚持以增加有效供给为重点,突出企业降成本、盘活基础产业存量,大力推进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四大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帮困”和“扶优”结合,通过发展钾、钠、镁、锂、硼、溴等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精深加工产业链、扩大油气开采规模、构建煤化工综合利用及加快传统冶金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下游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大宗产品“稳增长”的骨干作用。开展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从深化简政放权、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落实“营改增”等减税政策入手,切实帮助企业瘦身减负。对照省政府支持海西转型和发展意见,出台具体落实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州设立保增长抓存量的奖补资金,设置周转应急资金,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以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着力转动能调结构。坚持“新”字当头,实施新兴产业引领工程,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特色生物、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构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千亿元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产业集群,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投资2300亿元,加快建成13GW新能源建设,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打造新材料产业,以化工、新能源、建筑金属等材料为主要方向,以镁基合金、镍钴、锂系电池、高分子、晶须和石墨烯等新材料为重点,抓好51个新材料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优势明显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做强做优特色生物产业,按照“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枸杞和生态畜牧业两个“百亿元”产业,在精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加快培育新业态,通过培育发展数据产业、壮大电商经济规模、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实施落实好“互联网+”行动计划。

  以深度推进改革创新为牵引,再造海西新优势。要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一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发展基点放在改革创新上,在改革创新中赢得后发优势。抓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头戏,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统领各项工作。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00万元创新重奖资金,加快重大产业科技研发、关键性技术攻关,实施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百项改造提升工程”、“新兴产业引领工程”,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强化金融支撑,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开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建柴达木金融服务中心、深化柴达木农商银行改革、做大州发展投资公司和两个城市投资公司,将金融投资资金池做到1000个亿的规模,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紧抓全面深化改革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海西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推海西经济转型发展。着力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通过采取减负松绑、降低门槛、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创新融资支持、强化人才保障等措施,创造宽松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六个一批”市场主体培育计划,5年内打造100亿元企业5家,50亿元企业5家,10亿元企业25家,在主板上市5家公司,在三板上市10至15家公司,力争把海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海西4000万吨工业品,创新大交通、大市场、公铁联运、航铁联运,减少人工成本,提升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三个物流中心市场运力,积极培育格尔木、德令哈、花土沟机场航空运营市场。

  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着力解决发展瓶颈。统筹铁路、公路、民航协调发展,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南北贯通、东出西联”的大交通格局。建成格敦铁路、格库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格尔木至拉萨高等级公路,启动格成铁路、西宁至格尔木动车、德茫铁路、都兰机场等前期工作。做好“引楚济柴”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蓄集峡水利枢纽、那棱格勒水利枢纽、哇沿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以及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灌区改造、河湖连通、城市防洪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输电能力建设,加快推进750千伏新疆巴州—花土沟—鱼卡输变电工程、±800千伏柴达木至西宁至华中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和智能电网、智能微网建设,加快大电网向西部无电区和工矿区延伸,实施农网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国家电网全覆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网城市和4G网络全覆盖,推进三网合一。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双核引领、东西并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要素资源,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强化区域联动协作,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以县城、中心乡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发展环境,聚集生产要素,引导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型、工业服务型、交通物流型、文化旅游型、商贸服务型和农牧业服务型等特色城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牧区发展的综合抓手,集中实施规划编制、村庄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兴业富民计划,打造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和长期流动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率。加快西部城市群建设,冷湖、茫崖合并建市,德令哈、大柴旦合并扩市,都兰撤县建市,提升格尔木市整体功能,把西部城市群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精准实施“八个一批”扶贫攻坚战略,2016年年底6588名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利用2017年一年再巩固提升,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开放海西建设切入点,全力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立足比较优势,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打造格尔木西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尼泊尔德令哈产业园。加快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向西向南开放的互联互通基础,构建进入西亚、南亚、中亚及欧洲地中海国家的战略通道,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枢纽、重要通道、重要支点。广泛开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及农牧业综合开发交流与合作,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建设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鼓励州内有实力的企业在西亚、中亚开展资源勘察、冶炼加工,积极对接石油、盐湖、煤炭、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民族人文优势,与国内外广泛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友好交往,进一步提升对外人文交流水平。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扎实开展“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海西怎么办,我要怎么干”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凝聚创新能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新常态下的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恪守“三严三实”,践行“两学一做”,坚持领导带头,强化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人人敢担当,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五重”工作统筹协调服务委员会作用,对全州重大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重点企业服务等进行统筹协调,加大31个重点工作组推进力度,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指挥部协调服务能力,组织各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范围,及时调度跟踪工业经济运行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月度和季度运行情况考核制度,加快推动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形成拉动工业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稳健增长的有效支撑。切实发挥州委大督查五人小组作用,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严格追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确保重大项目和制定出台的措施全面落到实处。全面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保护好政商生态,继续开展亲商、暖商、爱商、护商行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点重点企业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努力营造清正廉洁、亲商暖商的社会氛围。(作者为海西州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