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财经

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

侯凤芝
2020-06-09 10:22:05  来源: 安徽日报

  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别齐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具有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先天优势。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更好支撑服务国家战略,是长三角地区文旅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也进入提速升级阶段。机制方面,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旅游协会共同发布了《苏州宣言》,提出设立长三角旅游事务协调共商发展机制、长三角地区旅游协会联席会议制度等;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签署了《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联合开放、充满活力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提供多元优质的产品,打造全域融合的产业,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诚信规范、优质安全的服务示范区。实践方面,上海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从深化长三角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升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能级等方面,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江苏着力打造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以苏州市吴江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域旅游体系,积极打造“慢生活”旅游新模式;浙江着力建设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出“美丽乡村”等一揽子政策,全面践行“两山”理论;安徽积极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着力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特色发展,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比如,在行政体制方面,壁垒依然存在;在融合发展方面,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尚未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标;在人才队伍方面,亟待解决“人员缺乏、专业不专”的问题;在发展效能方面,长三角区域内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尚不明显。推进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需要找准以下几个发力点。

  构建“一套机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协调是关键。打破长三角区域行政体制藩篱,加强一市三省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在标准规划、政策激励、智慧网络、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产品创意、产业开发、营销推广、市场监管等方面,共同建立目标统一、行动协同的文化旅游合作协调长效体制机制。

  紧扣“两个关键”。长三角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高质量”和“一体化”。“高质量”的内涵是:在发展要求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激励文化旅游消费;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发展路径上,更加强调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发展目标上,提高城乡群众文化旅游需求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体化”的核心内涵是:重点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产业创新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智慧文旅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

  驾驭“三驾马车”。城市群文旅、乡村文旅和智慧文旅,是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依托地缘和文脉优势,共同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两山”理论指导下的长三角乡村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旅发展新业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互联网时代,文旅产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便捷、智慧、智能的旅行服务,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路径。

  推进“四轮驱动”。长三角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四轮驱动”,即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城乡融合、景区共享。一市三省各级政府应协同推动,从标准规划、政策激励、资金保障、公共服务、人才培训、市场开发等方面出台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政策;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应充分调动旅游协会、高校、企业、民众等社会力量参与长三角地区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热情;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城乡融合、均衡发展;强化区域内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引流作用,扩大旅游目的地影响范围,形成形象、营销、客源、设施等共享的运营机制,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从而增加长三角区域的整体经济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推出“五项举措”。一是黏合文化旅游“两张皮”,深挖江南文化意蕴,创新文化旅游表达,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二是打通旅游线路“断头路”,建立区域联动的交通体系,畅通交通路网;三是推出旅游景区“一卡通”,长三角各地市、各景区(点)加强联动,利益共享,普惠民生;四是促进游客流动“常态化”,进一步加强一市三省互为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形成常态性的区域人员流动机制;五是发布文旅行业“红黑榜”,制定一市三省互相认可的市场经营负面清单,构建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该文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社科规划专项课题<19CSJZX09Z>研究成果)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期待更多农民工“被看见”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各种技能工种,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特殊贡献,如何提升这一群体的职业尊荣感,成为一道紧迫的现实课题。

  • 让职业教育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相比较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短,理论研究有待深化、实践探索有待丰富。在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作用等问题形成清晰认识并取得共识至关重要。

  • 【前沿观察】警惕“全员营销”背后的劳动法律风险

    不能将代理销售关系与劳动关系割裂为两个独立的关系,而应将代理销售关系视为附加在劳动关系之上,共同形成了复合劳动关系。

  • 【工作研究】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推进职工素质建设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