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扩大内需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

马传景
2020-06-10 11:05:16  来源:学习时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正确认识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理论回归:消费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扩大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目的,还是保证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对这个问题,需要从学术上加以澄清,回归到经济学的正确出发点。否则在经济决策和经济工作就可能会误入歧途。

        有观点认为增长是第一位的,扩大消费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人们通常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我们强调要扩大消费需求时,不过是为了保证增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是目的,扩大消费需求是手段。

        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但实际上是十分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第一,从根本上扭曲了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关系。一个社会为生产而生产,是违背常识的,是本末倒置的。生产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或者说为利润而生产,这是资本运动的本质,不应该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目的,更不是现代国家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加人民消费,而不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仅仅视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只讲生产和利润,不讲消费增加和大众福利改进,是古典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激化,以及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二,曲解和背离了需求管理的出发点。在总需求不足时,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大体平衡,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增财政投资和货币一般投向资本密集、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和项目,但不一定能够带来多少新的就业机会,不能大量增加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结果可能是形成新的过剩产能,造成新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指出的是,就业是放在第一位的,落脚点是解决老百姓由于失业而无以为生的民生问题。通过刺激总需求应对经济衰退和萧条,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说到底是为了消费,而不是简单地为增长而增长。

        第三,容易造成投资对消费的挤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仅仅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很容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过于重视积累率提高,而忽视消费必须占有合理的比例。有人认为,扩大投资能够更快地形成新的需求,并且由于投资的“乘数效应”,产生数倍于投资额的需求,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但是,长期实行高积累率,抑制消费需求,造成积累与消费的失调,最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必然难以为继,还是必须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回归到合理的投资、消费比例。

        所以,正确的认识应该是:生产与消费,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增加和改善消费是目的,加快经济增长的唯一目的是加快提高人民收入,更好地满足人民消费需求。

        政策措施:重点从供给端发力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消费的关系,从理论上回归到正确的认识固然重要,在实践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更加重要。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由需求管理为主转为供给管理为主,重点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生产制造、生活服务等供给方面作出调整,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真正扭转重增长、轻消费倾向,切实增加国内有效供给,使人民群众能够消费、愿意消费、消费满意。

        全力以赴保就业、保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就业、增加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切合当前实际,完全正确。有的经济学家曾经预言,大灾之后,消费必然出现报复性反弹。其实未必。如果疫情过后企业没了,就业没了,老百姓收入没了,哪来的消费反弹?所以,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保住市场主体,采取减免税、贷款支持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大批企业停产或关闭、破产。只有企业保住了,才能保证就业稳定和增加。应研究采取支持、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多用工。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就业服务,包括加强就业信息服务、畅通就业渠道、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等。由于我国高校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一些高校毕业生可能要经过培训才能实现就业,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

        有扩大、改善消费的恒心和定力。我们虽然早就提出中国经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但有的地方当经济增长速度稍有回落时,往往又把保证和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加大“铁公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扩大和满足消费需求。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但不是无限超前,不然基础设施就会大量闲置或得不到充分利用,投资效益就要大幅度下降,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率。因此,要有足够的定力,坚决不走回头路,把扩大消费进行到底,务见成效。

        切实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在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要围绕满足和改善消费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对国产产品用得放心、舒心、省心,对各项服务满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也要围绕满足和改善需求来进行,根据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品牌化的要求,多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培育各行各业的品牌,形成我们自己的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如果国内产品和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消费需求大量外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拥有14亿多人口的广阔的国内市场足以支撑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