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向社会公布,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公共服务,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扶贫攻坚,让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就业创业,让人们的工作前景更光明;大病保险,让人们不再“因病返贫”……规划建议中的民生亮点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昭示,我们已经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历史关头。
越是接近梦想,越要不忘初心。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
从历史来看,94年前,浙江嘉兴红船上的一群怀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奋斗理想的早期共产党人,就已经赋予了今天共产党人以共同理想。66年前,新中国成立,“为人民服务”镌刻在了中央领导人出入的中南海新华门的大门口。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布,“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臻于善治,各项事业焕然一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有了更好的基础和保障。
从逻辑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进入新的阶段。“十二五”开局的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更高,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就更大,相应的获得感就更多。但同时,4000美元是个坎,按照包括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的经验教训,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需要推行“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促进内生型增长,更多依赖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等改善民生的需求能够带来巨大的增长动力,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
历史和逻辑雄辩地证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民生,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没有人民收入的持续稳步提高,民生的改善终将成为镜花水月,甚至沦为民粹。养老、医疗、教育、扶贫等民生事业,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把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理念贯彻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制度安排,明确政府事权边界,创新公共服务建设融资模式,合理提高民生事业在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比重。首先,应该明确政府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兜底”责任,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集中政府资源解决养老、医疗、教育、交通、保障房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困难问题,把精准扶贫当成各级政府更加突出的工作任务。其次,要构建政府民生财政的科学体系与合理架构,形成可持续、可循环的民生资金保障机制以及绩效评估、动态监督机制,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投身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再次,应该将民生事业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官员升迁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权重,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物价水平等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应该有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或发展目标,激发地方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民生事业改善可得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