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湖北城市转型发展的六个维度
王润涛
//www.auribault.com 2016-02-14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省已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将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必须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型。

  城市转型的价值之维:坚持以人为本

  人们来到城市,何以触摸城市之心,如何感受城市之善?答案不是经济的增长、建筑的堆砌所能涵盖的。究其核心,乃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管理和服务都应围绕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展开。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广大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转变,目的是促进农村传统社会向城市现代社会转型。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稳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推进差别化落户政策、居住证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帮助新市民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城市转型的形态之维:推进城市更新

  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对待,既借鉴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合理元素,又吸取不少城市“拆旧建新”的现实教训,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模式,让城市青春永驻、生命长存。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按照“宜拆则拆、宜改则改、拆改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城市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修补,对旧城区、旧小区,全面实施以整容、拆违、补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工程,做到“两增两减”:增加公共空间、增加城市功能,减少棚户区人口密度、减少建筑密度。加大“荆楚派”建筑风格推广应用,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名镇名村。宜昌树立“紧凑城市”理念,通过新旧互动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依托老城自然拓展新城,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使新城成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实施旧城整理有机更新,美化亮化一起干,里子面子一起整,使老城焕发新光彩。

  城市转型的经济之维:提升综合实力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镇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

  培育壮大产业实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人口的集聚效应。以转型升级为核心抓好产业发展,既要在传统产业升级上做文章,更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找出路,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质量效益好的支柱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市生产性和生活性设施服务配套,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地上大力发展综合交通、绿色交通,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网络密度,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提升道路运行效率。地下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综合管廊建设,打通城市运行的“血管”和“神经”。

  塑造地方发展特质,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当今,出现了由企业品牌经营上升为城市品牌经营的新趋势,城市之间通过品牌的经营在生产力、文化力、竞争力上决输赢、论高下。地方营造是城市设计的最高境界。以城市品牌为龙头,充分发挥城市品牌对行业、企业、产品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各类品牌有效链接、良性互动,相互支撑、整体提升。

  城市转型的文化之维:存续历史根脉

  文化之于城市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白墙灰瓦是苏州,古色古香是丽江……这些城市内在的文化肌理,铸就了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城市发展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使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相融合。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在开发中挖掘、整合城市历史文化潜在价值,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形成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新路。武汉提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提炼出“武汉,每天不一样”的主题口号。襄阳注重用物化建筑彰显文化特色,用美化的环境彰显生态优良,用宜居的标准彰显人本力量,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乡愁,拥有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

  城市转型的社会之维:创新治理方式

  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复杂性,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化症候,应强调以社会建设统领城市建设的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等方面的实时运行状况,用数据反映出来,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墙”,通过城市大数据开放、信息共享和集成运用,改变传统城市管理中的“差不多”现象和拍脑袋决策,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尤其是要完善法律治理。现代社会讲分工、有合作、重系统,更需理清权责、环环相扣。不仅要在制度设计上,通过深化改革、依法立制、精准管理,让治理有的放矢、有规可循;也要在具体治理中,做到文明执法、注重人性管理。一些地方的城管帮瓜农设置临时摊点,做好宣传提示和垃圾收集工作,就赢得了百姓的点赞。只有把管理寓于服务中,方能彰显城市的温度。

  城市善治的破题关键,说到底得依靠广大市民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角色应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就能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建设城市,必须考虑城市的常态和非常态,只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非常态提前作出制度化应对安排,才能呵护好城市,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城市治理应该以安全为底线,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惩防并举、以防为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断增加市民的踏实感、平安感。

  城市转型的生态之维:建设美丽家园

  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公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小康”最基本的内涵之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同时降低城市硬覆盖率,以提升城市地面蓄水、渗水和涵养水源能力。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作者单位:省政府办公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