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从系统角度培养工匠精神
刘解龙
//www.auribault.com2016-04-21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们对工匠精神关注的热情很高、期待很高,而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直接关系到这种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在此,笔者试从系统角度略做分析,谈几点管见,求教方家。

  一 从三个层次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

  稍作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今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总理至少已经在3次重大会议上提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月底,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召开,李克强在对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说,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经济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4月15日,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在三种特别重要的场合专门论及工匠精神,这实际上说明了李克强对工匠精神的系统化重视,从国家战略到实际工作,从现实竞争到未来发展,都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充分说明了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我国对于工匠精神的倡导与培养。

  第一层次,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已经进入国家整体工作的重要层次,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要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一种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追求。这说明工匠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

  第二层次,在全国质量颁奖会议批示中讲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不仅要成为我国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追求的新的重要内容,要在经济活动领域首先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而且也说明通过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来提升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和紧迫性。这说明工匠精神应当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会议上讲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人才培养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时代责任,工匠精神要在影响未来的人才培养中,成为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力量。

  二 从三种形态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发挥作用,既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对个别人的要求。一般来说,要促进工匠精神至少在上述三个层次上形成和强化,则应当从三种形态的角度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

  一是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的能力形态。我们说工匠精神的本意,是强调这种精神形成的能力与结果。因此,在最直接的内涵上,是要培养工匠能力。比如,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以及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专业技能突出精湛的人员十分稀缺,而且,在人们的各种能力中,也不是很重视从工匠能力的高度来要求。

  二是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制度形态。众所周知,制度对于行为的引导、规范和评价,在社会组织活动与关系中,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因此,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容纳入相关制度体系之中,或者将工匠精神进行具体化分解,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指标和标准,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培养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

  三是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的文化形态。主要是在文化建设上倡导有利于工匠精神成长的社会价值。工匠精神是工匠行为的长期积累的产物,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价值观与文化观,其核心与灵魂是通过对产品(包括服务)的精益求精,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最大化和最佳化需要,并且将这种精神作为职业道德和精神信仰,而不只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工匠精神的这三种形态,是依次由表及里的。最深层次是精神文化层次。因此,工匠精神的倡导培养,必须通过直接和表面的内容而逐渐深化。

  三 突出三大主体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让人们认识到,工匠精神是“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这非常准确深刻地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地位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开放化进程中,我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与稀缺,大家形成了“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共识。由谁来有力有效推进?就目前来说,至少要将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结合起来,协同推进。

  首先,是政府主体,将政府作为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的第一主体,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无论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还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客观上政府的力量都是无可替代的。这并不是要强化政府职能,而是要赋予政府一种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责任。因为工匠精神并不只是一种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的精神,而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集体价值,具有公共精神的性质与特点。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广泛持久地倡导和培养这种精神。

  其次,是企业主体,无论是提供具体的有形产品,还是提供无形产品,企业都是培养和观察工匠精神的主要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方式正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方法与追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个性化、差异化和创新化的竞争力日益重要。但所有的竞争,都是建立在品质竞争的基础上。因此,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更加突出,企业应当成为培养工匠精神和发挥工匠精神价值的主要领域,而且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具体工作的细节之中。

  第三,是学校主体。工匠精神要真正扎根到人们的脑海之中,就需要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将工匠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在各类人才培养上,不断增加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办学方向正向应用型发展定位,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要内容,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要求,只是我们没有那么明确地强调这是一种工匠精神。显而易见,这种变化为工匠精神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也显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紧迫要求。(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