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社会

  • 巩固成果深化改革 全面优化宁波基层治理体系

    针对疫情中凸显的基层执法边界、执法尺度问题,尽快查漏补缺、找准根源,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完善制度、标准和流程,建设科学完备的基层治理法规体系。
    2020-04-30 15:56:59

  • 和顺实践:基层防疫阻击战的一个闪亮“缩影”

    “176调频+”是和顺社区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176”谐音“一起来”,1是指一个团队,7是每周七天,6包括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六大服务品牌。疫情期间,社区就积极创新“网络176调频+”开展各类线上服务。
    2020-04-30 15:54:13

  • 发挥传播功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贴近群众、动员整合资源、快速组织、因地制宜等优势,在防控疫情、维护社会稳定、搭起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取决于社区居民基于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对重大传染病防控形成科学认知、思想共识以及参与行动。因此,社区传播在增强社区居民核心价值与社区归属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2020-04-29 16:12:44

  • 以党的群众组织力引领乡村协商治理

    党的根基血脉在人民,人民力量的凝聚发挥以组织为保障。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了依靠、动员、组织和教育人民群众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换成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优势,不断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0-04-29 16:11:54

  • 后疫情时期社区治理会出现哪些趋势

    随着疫情局面的逐步好转,中国即将迎来“后疫情时期”。
    2020-04-29 16:09:02

  • 公共数据开放亟待法律保障

    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经逐步成长为我国的基础性法律制度。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一步检验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制度的短板和不足,以此为基础,可以加深我们对公共数据开放法律制度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2020-04-29 15:52:42

  • 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五重战略价值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建成公园城市示范区也随之进阶为国家使命。而公园城市示范区意味着成都将成为对内引航中国城市生态化、绿色化发展转型的先行者,对外成为彰显中国城市落实联合国人居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呈现者,对此,应深刻认识与充分释放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五重战略价值。
    2020-04-29 15:40:53

  •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期间,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部署,把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是党中央赋予成都发展新的战略定位。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20-04-29 15:37:49

  • 习近平总书记谈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2020-04-29 15:36:48

  • 坚持融合发展 高质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公园城市蕴涵并彰显新发展理念,并非只是简单的休闲娇美的城市形态的表征。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是要考虑生态价值,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是发展源泉,它修正工业文明所固化的发展格局,形成融合发展的内源新动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应创新公园城市建设实践,坚持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之地和公园城市的先行示范之地。
    2020-04-29 15:33:43

  • 呵护自然 构建完整绿色空间系统

    4月8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天府新区调研时强调,建设公园城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绿色作为发展的本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怎样做到生态宜居?应以全域生态资源作为本底,构建形成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
    2020-04-29 15:30:34

  • 以绿色为本底 打造现代版安居乐业美丽天府

    公园城市理念是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相继提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战斗,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是公园城市的首提地,从远古的“逐水而居”到今天的公园城市,成都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进阶。
    2020-04-29 15:27:30

  • 实战:全面到位 护航复学

    谋定而后动,统一思想是前提。中小学是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因此学校必须以十分的责任、仁爱、谨慎之心对待校园防控工作,思想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2020-04-29 14:34:14

  • 物业管理需要管好哪些事

    城市生活中,除住户专有部分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和小区公共区域,通常由专门的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管理与服务,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每位业主息息相关。
    2020-04-29 08:35:48

  •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的三维关系

    在梳理近代中国对现代性的追逐历程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现象往往被学者们忽视了,或者说是习焉不察,即过往教科书中作为办报地点的城市,实际上有着一种空间意义上的支点价值,它与报刊、现代性之间发生着隐秘却紧密的互动。
    2020-04-28 16:22:38

  • 从病有所医走向病有良医

    “病有所医”目标下的中国医保体系尚面临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特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和健康需求,无法满足“病有良医”的需求。这决定了继续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2020-04-28 16:05:27

  • 绿色“一带一路”推动环保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成就,引起世界广泛赞誉。接下来应积极推动环保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打造绿色“一带一路”,不断拓展环保国际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2020-04-28 15:56:45

  • 但求美丑分得清

    每当“审丑”事件出现时,主流媒体仍要加以批判,并为真善美鼓与呼。那些仅图一乐的人不必觉得“上纲上线”,那些找不到乐趣的人也别认为“审丑”会轻易消失。不求所有人都只审美不“审丑”,但求人人分得清美与丑,分得清现实与娱乐。
    2020-04-28 15:38:45

  • 因为“流量”所以“审丑”

    网络时代的新闻半衰期更短,从“犀利哥”到“流浪大师”,都曾从备受追捧的流量巅峰跌落至无人问津的过气网红。
    2020-04-28 15:37:27

  • 从大卫生观走向大健康观

    此次疫情期间,全社会编织起细密的防护网,营造了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氛围。下一步,要将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延续、固化为常态长效之举,将群防群控群治优势转化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健康行动。
    2020-04-28 15:02:58

  • 让城乡社区成为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群众是防控的主体,社区是服务群众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2020-04-28 14:59:29

  • 抗击疫情彰显爱国卫生运动的时代特征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2020-04-28 13:12:50

  • 广州应如何构建“全领域数字城市”

    数字技术正加速融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将对传统的经济社会运行方式产生颠覆式影响。人类社会资源越来越向城市(群)集聚,城市必然是数字经济兴盛的土壤,数字经济也必然是城市持续繁荣的基石。
    2020-04-27 18:59:53

  •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制度底线

    生物安全是一项攸关国家战略利益的系统性工程。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角度来看,生物安全是指人民的生命健康、生物的正常生存、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防范化解相关威胁状态的能力。
    2020-04-27 16:18:06

第1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观点撷英】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好发挥作用

    12月19日,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论坛上,多位负责创建和运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劳模和企业代表,总结分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和提供人才保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

  • 【工作研究】工会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考

    工会在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过程中,要主动作为,探索共建共联的有效路径,围绕职工所需,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发挥作用,实现服务水平提升。

  • 【热点思考】构建“共享+工会”工作机制的建议

    “共享+工会”工作机制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以智慧工会平台为中心,把众多企业、工会与职工聚合在一起,发挥服务共享低成本、优势互补高效率的优势,让工会服务更为人性化。

  • 弘扬“三个精神” 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航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奋力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新征程,创造新的业绩、铸就大国重器。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