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美丽的多瑙河畔,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的交界处,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乌尔姆。这座只有10余万人口的德国小城,以三张“城市名片”享誉世界:建造时间长达6个世纪、世界上最高的乌尔姆大教堂的所在地;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诞生地;名满天下的泰迪熊玩具的创意产生地。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乌尔姆地区居住。约公元850年,此地成为一个国王的行宫。其后,乌尔姆迅速发展。118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宣布其为城市。三年之后的1184年,乌尔姆成为帝国直辖的城市,即“帝国直辖市”。
1500年前后,乌尔姆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名震一时的商业中心,是仅次于纽伦堡的帝国第二大城市。有这样一首民谣反映了乌尔姆当时的富庶:威尼斯的武力,奥格斯堡的繁华,纽伦堡的幽默,斯特拉斯堡的大炮,乌尔姆的钱统治着这个世界。
好景不长。地理大发现催生了新的商业中心,乌尔姆也渐渐没落。然而,拿破仑法国同反法联盟在该地的一场恶战再次将乌尔姆推向风口浪尖,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名字。
1805年,英国为解法军海上威胁,协同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逼使拿破仑法国将战争矛头重新指向大陆。兵贵神速,拿破仑一面用谈判稳住普鲁士,一面调遣大军向麦克元帅领衔的奥军席卷而来,其剑锋所指,正是多瑙河上的战略要地乌尔姆。在经过五百英里强行军后,拿破仑的17万大军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奥军的右翼,迫使后者提前进行决战。结果,拿破仑以五百人阵亡、一千人受伤的代价,取得了“乌尔姆大捷”——除几千人逃脱外,奥军几乎全军覆没。
乌尔姆战役的胜利,诚如拿破仑所说,是靠士兵的双腿,而不是靠他们的刺刀赢得的,是一场在整体劣势下,“以机动换取局部优势”的经典战例。
当然,乌尔姆战役的胜利,也逐渐把“欧洲大陆最可怕的敌人”——普鲁士,推向了拿破仑法国的对立面。可以说,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并最终参战,极大改变了战争的发展方向。毕竟,普鲁士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有着纪律严明的光荣传统,十分骁勇善战。虽然一开始,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军事思想落伍,被拿破仑屡屡击败。但顽强的普鲁士人屡败屡战,渐占上风,并最终成为推倒拿破仑帝国的主力。而普鲁士的善战,甚至赢得了对手拿破仑的尊敬,以至拿破仑无奈地说,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