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我们传统艺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发展传统艺术的新方式。正因如此,构建有关吉剧网络传媒平台成为新时代下传承和发扬吉剧、寻找吉剧突围之路的重要方法。
一、建设多样化网媒创作队伍,挖掘市场潜力。
吉剧是集百家之长发展起来的,它符合东北人民的审美趣味,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想要在众多戏剧种类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观众,建设多样化的创作队伍就是一条重要的突围之路。
目前吉剧所需要的创作团队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剧本创作上,它需要的是从剧作家到作曲家到舞台美术设计为一体的完整的创作队伍及从监制到演员的制作队伍,并且要利用好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络创作,这既符合了大众的需求,又在无形中打响了吉剧的知名度,也使吉剧的创作更加多样化。而通过网络加强吉剧与其他地方艺术团的联系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吉剧的关注,也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吉剧才能真正走出东北,唱响中国。
同时为了拓宽吉剧的市场,挖掘多种演出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宣传造势,更要依靠网络的快捷性和广泛性。目前的吉剧演出大部分局限在剧场之中,在没有深受大众喜爱的情况下,仅仅进行剧场演出就更降低了吉剧的认可度。而微信、微博等平台正是目前最普及的网络传媒平台,在认识到目前情况的同时,我们结合当下最火的旅游与公益事业,在网络传媒平台中对吉剧进行宣传。
我们可以利用吉剧的地方特色性将它融入到旅游服务之中,结合旅游项目创作相应的系列吉剧,并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制作,通过旅游门户网站进行宣传,这既为旅游业增添了亮点,又向外界推广了吉剧这一地方戏剧。另外可以进行公益小剧场的建设,免费为群众演戏,送戏下乡,让吉剧深入到群众之中,用观众的声音为吉剧正名,凭借吉剧的地方品牌性,报请政府建设我们独有的吉剧舞台,邀请各地的地方精品戏剧汇演,为吉剧造势,把吉剧真正推广到全国认可的地方戏平台上去。
二、创新信息化传播模式,培养庞大的观众群体。
吉剧作为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存在永远都离不开观众,再好的戏剧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传承的依赖,失去了生命力。作为吉林的地方戏剧,以往我们强调吉剧的乡土性,要求吉剧“接地气”,但从吉剧的低迷状态来看,我们不能忽视城市的观众群体,更不能忽视年轻观众的培养,否则吉剧就会出现发展的瓶颈和断层。
随着网络传媒的急速发展,大部分的地方戏剧演出都受到了冲击,除去忠实的老观众以外,青年观众群体越来越少,地方戏剧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吉剧也不例外。然而挑战与机遇永远共存,吉剧本身又具有着极大的开放性,吉剧应借助这一机会,通过网络的传播,打响品牌,录制吉剧的视频,让大众能够通过网络传媒观看吉剧表演。同时能够通过欣赏音乐的方式下载吉剧的音频文件,建立吉剧观众的网络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成网络宣传模式,通过信息化的传播模式开发新的观众群体。
为吸引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就要求吉剧剧本创作凸显地方特色的同时推陈出新,适应新的观众群体,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舞台设计具有艺术性、创新性,同时吉剧演员的功底到位,显示出吉剧人的专业素质。我们更需要在自己的网络传媒平台中进行宣传,设计与青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剧本和故事情节,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循环播放,吸引更多青年群体走入剧场。
三、构建多样性网络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吉剧要发展就势必要依赖发达的网络,除了进行网络宣传、交流以外,还可以凭借网络构建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如开展网络问卷调查,调查观众的意见,了解群众对吉剧的印象,进行在线网络即时交流、访谈,集中观众的意见完善吉剧的创作,让吉剧的评价体系切实发挥作用。
作为东北的地方戏,吉剧也带有一定程度的乡土气息,然而吉剧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能够作为吉林的艺术文化品牌,并不是东北的一种原生态文化,可以瑕瑜并存。当构建网络传媒平台之后,吉剧同时也面临着一个纷繁多样的网络环境,这其中仍存在许多低俗的部分。因此吉剧的发展必须要列入到政府文化发展的计划当中,真正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让吉剧成为吉林文化软实力的一张王牌。
吉剧作为吉林的文化品牌之一,凝结着无数吉剧人的汗水,也浓缩着吉林乃至东北的地方文化特色,未来吉剧的发展不可或缺地需要政府的助力,文化精英的深度参与,杰出艺术家的领导,更重要的是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浪潮,构建吉剧自己的网络传媒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吉林乃至东北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创新和推动吉剧的健康发展。在不断吸收各地方戏剧优点的同时,摒弃糟粕,作为文化精品,丰富大众文娱生活,弘扬地方文化正能量。构建网络传媒平台,在这一平台中为吉剧自身正名,找寻属于吉剧的发展之路,为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积极推动广播影视发展方式转变 | 2011-02-09 |
现代传媒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11-02-09 |
网络文学,离茅盾文学奖有多远? | 2011-02-09 |
博物馆教给我们什么? | 2011-02-09 |
数字时代文化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 2011-02-09 |
合力构建聚民心尚理性的网络舆论空间 | 2011-02-09 |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2011-02-09 |
文化改革发展实践的思想升华 | 2011-02-09 |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 2011-02-09 |
小剧种如何在大数据中生存 | 2011-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