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提出“智慧学说”,强调转识成智,肯定理性直觉,达致超名言之域
本来“广义认识论”就是“智慧学说”,但我在这里还是略作一点区分,把“智慧学说”作为“广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冯先生受到康德哲学和金岳霖哲学的启发,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点上提出了著名的“四问”: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理论思维能否把握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理想人格或自由人格如何培养?
冯先生肯定了认识辩证法和生活实践的辩证法。从对象说,是自在之物不断化为为我之物,进入为人所知的领域;从主体说,是精神由自在而自为,使得自然赋予的天性逐渐发展成为自由的德性。他指出,人们把握了适合人的需要的现实的可能性,以其作为目的,创造条件而使之化为现实,便是创造了价值。包括功利和真善美在内的一切价值都是现实的可能性和人的本质需要相结合的产物。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在文化创造中,造就了自身,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意识。“通过实践基础上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人与自然、性与天道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互相促进,经过凝道而成德、显性以弘道,终于达到转识成智,造就了自由的德性,体验到相对中的绝对、有限中的无限。”
如何达致超名言之域呢?冯契先生指出,转识成智主要是通过理性直觉达成的。同时,理性直觉的会悟伴随着辩证综合(的论证、表达)和德性自证(的反思、验证)。他指出,理性的直觉并不神秘。理性直觉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具体生动地领悟到无限的、绝对的东西,这种领悟本身是理论思维和德性培养的飞跃。理性直觉中包含有思辨的结晶,它需要用思辨的综合加以论证。理性直觉中也包含着德性的自由表现,它需要在言行一致的人生实践中加以自证。因此,从名言之域到非名言之域,从知识到智慧,这一飞跃是理性直觉,也是思辨综合与德性自证。
冯先生哲学的重大突破是把科学与人文、理性与非理性统一了起来。近世以降,西方实证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对立,集中反映了科学与人生的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协调。人的理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本质区别,这是在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的意识活动越来越以理性为主导,非理性的诸方面越来越具有理性的色彩、理性的精神,直觉越来越成为理性的直觉。但冯先生反对理性专制主义,反对把一定历史时空下的理性的东西凝固化、绝对化,肯定非理性、无意识的创造作用,同时又防止非理性的泛滥,主张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联结。“怎样在理性的指导下使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统一起来呢?这就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人的精神力量,使人性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合乎人性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真理性的认识就是智慧。”
文化哲学研究的中国资源(话题) | 2009-03-17 |
杨献珍:不应被忘却的哲人 | 2009-03-17 |
杨献珍:不应被忘却的哲人 | 2009-03-17 |
杨献珍:不应被忘却的哲人 | 2009-03-17 |
方立天:我的治学之路 | 2009-03-17 |
心灵哲学:哲学的“后起之秀” | 2009-03-17 |
冯友兰:中国哲学定会大放光彩 | 2009-03-17 |
杨献珍:不应被忘却的哲人 | 2009-03-17 |
知行结合究天人 | 2009-03-17 |
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2009-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