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一曲好声音,唱响春天里
晨风
//www.auribault.com 2016-02-14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起于热土,直抵人心,《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堪称现象。

  猴年新春,瑞雪消融,久违的阳光温暖潇湘大地,一炮走红的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像一股暖流冲击人们的心田,成为广播电视热播的作品,媒体网友热议的话题。

  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扶贫走访时,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表现了总书记与人民的深深情缘。在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首唱之后,热度持续升温,引起广泛关注。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各大网站纷纷报道,迄至2月13日,网上相关报道和视频总点击量6000多万次,新湖南专题点击量60多万次。

  一首歌曲,缘何能在春节期间“抢头条”?

  因为它走心、暖心。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说,歌词感人至深,让人心头一热,充盈满满的正能量。作为歌曲的“总导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坦陈感受,认为它唱出了老百姓心灵深处的声音,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因为它立意高远、朴实亲切。曾创作《春天的故事》的著名作曲家、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席王佑贵称,歌词写得非常朴实,切入点也很独特。

  因为它有湘味、有温度、接地气。歌曲带有浓郁的苗族风味,深情、欢快,易于传唱。湘西老百姓已把它改编成土家、苗族等多个语种的版本。

  “听到这首歌,不禁眼前一亮,感到大为振奋!”决战在扶贫一线的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感触尤为深刻。他说,歌曲为湖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凝聚了全社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磅礴力量。

  十八洞苗寨,因总书记的走访而出名,这些天又因这首歌更为人们所关注。在这里,浓浓的年味里飘荡着《不知该怎么称呼你》的歌曲。与总书记握过手、拉过家常的村民,也成了寨子里的“名人”。扶贫干部由衷感叹:“这首歌会成为十八洞的‘寨歌’!”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是猴年春节湖南人民奉献给全国人民的一道佳肴;《不知该怎么称呼你》是一个现象,在这个醉人的春天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也给文艺创作带来很多思考与启迪。

  (二)源于十八洞苗寨的这首歌,是一曲激昂的时代之声。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苦难,已成为中国人永志不忘的一种“民族记忆”。吃饱穿暖,曾是一代代人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朴素愿望。《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虽然是从总书记和老百姓亲切交流交心的场景切入,但涉及的是扶贫攻坚奔小康的大主题,奏响的是“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百年梦想”的时代强音。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谁也不会否认,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各地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差异很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习总书记早就发愿,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湖南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省份,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多达51个,贫困人口2015年还有590多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地处武陵山贫困片区的湘西地区。《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脱胎于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十八洞村,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必然。这首歌的传唱,已经并将继续鼓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表情”,一定会打上时代烙印。只有紧贴时代、引领时代,文艺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无论是延安时期《生产大合唱》《南泥湾》,或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或是充满浓郁湘味的《浏阳河》《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这些传唱不衰的歌曲,都是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经典之作。

  文艺是时代的精神触角。文艺工作者要“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触摸时代脉搏,捕捉时代气息,感知现实、烛照未来。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敏感、“履霜以知坚冰必至”的预见,创作出发时代之先声、成时代之号角的精品力作,奏响新时代的正气歌,提振人民的精气神。

  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反映主旋律的文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曾叮嘱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弘扬主旋律的主乐手、坚守主阵地的生力军、聚集正能量的工程师。

  (三)说出老百姓心里的话,唱出老百姓心里的歌。

  说文艺要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的宏大叙事,并不是要文艺直接唱中心演中心。主旋律不是要空洞高调,宏大叙事不能概念化、标语口号化。

  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讲的是扶贫故事,但并不直接唱扶贫。它唱的是习总书记千里万里、风里雨里来到苗寨里,“摸铺盖,看米缸”,真真切切体察民情;总书记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松木板凳上,手握着手,“拉家常,细叮咛”,像邻居串门般随意聊天。这样的景象,毫不造作,毫无违和感。于是很自然地,“我在你心里,你在我心里”,“你爱我们老百姓,我们老百姓深深地爱你”。这样的结语,也毫不牵强,毫无生硬感。总书记“以百姓之心为心”,老百姓也把总书记当作自家人。

  这样的歌,描述的是日常情景,聚焦的是人与人的心灵交融,抒发的是真实自然的情感。这样的歌,就能唱出老百姓心灵深处的声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最自然、最生动、最丰富的介质,它最容易触摸到人心柔软的地方。文艺作品只有真正反映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才能打动人心,才会有感染力、穿透力、传播力。《春天的故事》为什么经久不衰?因为它是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共同心声。《平凡的世界》为什么年年都是畅销书,因为它叙说的是平凡人们的奋斗与挫折,欢笑与泪水。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但是,无论怎么变,文艺以“情”字打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不会变。要始终坚持对百姓的口味,合百姓的心思。 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就是契合了老百姓关心的“点”,点中了老百姓情感的“穴”,表达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感情。

  “为人民而歌”之于文艺创作,好似骨中的钙、肉中的血,须臾不能离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的芳华为人民绽放,才能芳香四溢。

  文艺工作者必须关注着人民的关注,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树高千尺,根在大地。文艺之树只有“根”在民间,“干”才挺拔,“枝”才繁茂。

  (四)洗尽铅华,反而能芳香四溢。

  与歌曲的立意、视角相协调,《不知该怎么称呼你》的词曲都十分接地气,可谓铅华洗尽,不事雕琢。歌词是大白话,娓娓道来,徐徐展开,最后自然升华。歌曲整个节奏就像湘西人敲起苗鼓,跳起舞蹈,欢快激昂。整个歌曲富有湘西苗歌风格,令人百听不厌。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卖弄辞藻容易,写出掏心窝子的话难;按教科书作曲法写歌容易,谱出植根于民间的原声难。《不知该怎么称呼你》的策划者和创作者精心策划选题,深入武陵追梦,歌词几易其稿,作曲反复打磨,后期制作时精益求精,终于成就芳香一曲。

  著名词作家石顺义说,《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很接地气,感觉很亲切。主旋律的作品往往容易写得“假大空”,越是这样的题材越要接近生活,接地气,才会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当下一些文艺创作或卖弄技艺,或故作高深,即使获了大奖也叫好不叫座,就是因为不接地气,离人民太远,老百姓看不懂、看不了、不喜欢。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改变之道,唯在作风。对文艺工作者来说,要想作品不轻飘飘,就要像秤砣一样沉入生活的深水里;要想作品有穿透力,就要像钉子一样钉进木头;要想作品贴皮贴肉贴心,就要像爬山虎一样贴地皮接地气。

  在这方面,老一辈文艺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著名作家周立波,在上世纪50年代回到故乡,建立生活和创作根据地,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他扎根益阳农村长达10年之久,创作出长篇杰作《山乡巨变》和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白诚仁,这位人民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走遍三湘四水,进行深度采风,从湖湘民族民间音乐汲取丰富的养料,创作出1000多首乐曲,包括《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小背篓》等经典之作,被人们称赞为“湖南民歌之父”。

  与生活为伴,拜人民为师,遵循文艺的正途大道,尊重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文艺工作者就能创作出既风行一时又传之久远的好作品。(执笔:金中基 欧阳金雨 李国斌)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