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开埠城市,昔日的华洋共处和今日深度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品格。如何让成长于国际化大都市环境中的青少年,在培养全球视野和未来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同时,厚植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文化自信,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上海教育系统近年来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方式,深入把握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环境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与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有机统一起来,有可推广和借鉴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上海的做法呈现出三个特征:
战略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早在2005年,上海就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系统设计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在2014年启动实施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又进一步提出并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进评价体系的“六进”工作。同时,以一体化建设理念,构建大中小学各学段从启蒙、认知到认同、自信、使命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内容体系。
联动协同的机制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市和区县、学校的上下联动机制和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横向协同机制。上海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文教结合和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工作机制,还依托高校建立了辐射基础教育的研究基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强化了导向功能。
立足实际的创新探索。上海始终鼓励一线学校和教师立足实际,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民俗风尚,学习本地本校的杰出人物,形成了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文化特色,宝山区的“学陶(行之)师陶”活动特色等。各中小学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主题教育、党团队活动,还开发出传统戏曲、经典诵读、民俗工艺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区区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局面。此外,各学校还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实施分类施教:在国际课程班和外语特色办学的学校,着力加强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教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在多民族学生融合的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教育。
当然,要真正实现青少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心喜爱,对传统美德学思一体、知行统一,必须回归教育的本源,更加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体验、理解、对话和反思,研究青少年学生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现代性的诠释,架设从传统通向现代的阶梯,从而让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培养志趣、感受审美、塑造人格、提升境界,进而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探索实现水和粮食安全的生态途径 | 2011-04-12 |
托起明天的希望——福建省职工文化建设纪实 | 2011-04-12 |
经济转型的路径演化与转型经济学的嬗变 | 2011-04-12 |
论文选编(四) | 2011-04-12 |
温家宝: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 2011-04-12 |
如何评价现时代的文学 | 2011-04-12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2011-04-12 |
网络突围 | 2011-04-12 |
抓住机遇,推动中医药扬帆远航 | 2011-04-12 |
许国璋外语教育思想梳理 | 2011-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