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隔靴搔痒的伪问题
老锣对中国音乐界的评论存在偏见
黄宗权  
//www.auribault.com 2016-04-22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更多

最近,在中国以创作 《忐忑》 《金箍棒》 等“怪歌”出名的德国音乐人老锣,写了一篇名为 《中国音乐文化正在被选秀节目吞噬》 的文章,在朋友圈引发热议。截至笔者阅读时,该文已获得了4.6万多的点击率。在公众号和自媒体多如牛毛的当下,一篇关于音乐的文章具有如此高的阅读量,无疑会引发人们驻足观望的兴趣。

  但读完该文后,笔者最大疑惑却是:为什么这样一篇文不对题、漏洞百出的文章,会有如此高的转发率和关注度?个中缘由除了“名人效应”外,最大的可能是,该文看起来“犀利”的行文吸引了不少网民的眼球。

  问题是,“言辞大胆”所展示的却非洞见的力量,而是暴露出作者对中国音乐生态的偏见和无知。比如,老锣这样谈及中国音乐的特点:“新的中国音乐缺乏特点是很明显的。在学术方面,所有的中国音乐学院和教育机构,体系完全是基于西方音乐语言,所有教学材料也都是来自西方音乐的概念。理所当然,这些作曲家创作‘西方音乐’,他们当然不会意识到有不同的作曲方式。”以及,“看看中国音乐学院里教授作曲的方式吧,不仅体系是西方的,连教材也是西方的。他们对‘中国音乐作曲’毫无概念。”这样明显缺乏常识的说辞在老锣这篇文章中比比皆是。本文无意于一一纠正老锣的错误,只是仅针对该文的两个核心观点谈谈看法。

  虽然老锣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中国音乐文化正在被选秀节目吞噬”(本文所有引文均出自该文),但正文中与选秀有关的内容却只有寥寥数语,更多的是另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谈论中国音乐如何“国际化”;二是对当前中国乐坛现状的批评。

  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内以往对此的讨论主要置放于如何让中国音乐的创作和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国门获得国际影响力这一语境之中。但老锣在这篇文章当中,给出了一个他个人的“国际化”定义:“在音乐领域里,它意味着一种声音是被‘世界聆听’的,这种声音,应该给观众国际化的呈现,而不是仅仅面向这儿或那儿的一小部分专家,是面对更广泛和大众化的群体。”

  ———暂且不论这一定义中存在的同义反复和循环论证问题———按照这一定义,是由听众数量决定了音乐是否“国际化”。然而,这样界定是否合理呢?如果以这个标准,华语“神曲”《小苹果》,2014年登上洛杉矶全美音乐奖,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小苹果》 歌曲在各主流华语音乐网站上的播放次数已达5.79亿次,MV在各主流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已达8.23亿次,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5亿人主动收听过这首歌曲(见2014年11月17日媒体报道)。那能否认为 《小苹果》 比谭盾的多媒体作品 《地图》 更加国际化? 事实上,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国际受众群体;不同层次的音乐作品留存的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经典作品往往反复上演经久不衰,而有些作品则可能是速朽的,这导致的是二者完全不同的影响力。由此,又岂能用一时之听众人数的多少来界定是否“国际化”? 这显然是荒谬的。

  老锣还说:“中国音乐不能通过复制西方音乐而达到所谓的‘国际化’。”此话表面看起来好像头头是道,可在现实中,任何一个创作行为 (或真正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都不可能对另一个创作行为 (或另一个作品) 进行“复制”,更遑论一种音乐文化对另一种音乐文化的“复制”了。音乐领域所谓的“国际化”,显然是指基于某种文化背景创作的作品能被他文化 (其它国家) 中的听众所理解和鉴赏,这种理解和鉴赏的基础显然是基于作品具备了能适应不同文化需求的多种元素。而这些要素恰恰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和融合而来的,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复制”。比如,使用钢琴和小提琴这样的乐器无疑能使中国作品相对而言更具“国际化”———至少比古琴或者热瓦甫更加“国际化”吧。否则小提琴曲“梁祝”能在日本和西方获得欢迎又作何解释呢?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和博大的容纳力,尽管钢琴和小提琴这些乐器源自西方,但经过数百年的文化融合,这些乐器早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在当下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仍以“中—西”二元对立的视野来看待音乐问题,多少有点食古不化的可笑。

  文章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对当下中国乐坛振振有词的批评。在“中国音乐本该远远比现在更好”一节中,对当前音乐创作的现状这样批评道:“除了旅居国外的华人,中国以外的任何人听中国当代的音乐吗? 有哪个中国流行乐手出现在西方流行音乐榜的前十名吗? 一个也没有!”其言下之意是,因为没有外国人听中国音乐,因为中国流行音乐没有进入西方音乐榜,所以中国音乐还不够好。这一论断的后半部分所涉及的问题稍显复杂,这里既牵涉到歌唱的语言问题,也涉及到流行音乐的风格问题,是由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决定了音乐榜上榜与否,这本身与中国音乐好不好关系并不大———能因为西方国家大型超市不卖中餐,就指责中餐“本该远远比现在更好”吗? 至于前半句……不知那些在国外频繁上演作品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叶小纲、陈其钢、温德青、贾国平……看完后作何感想? 事实上,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和有着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音乐走向西方,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影响和尊重,怎么会是“一个也没有”。

  对“严肃音乐”等非流行音乐领域,知之甚少尚情有可原,但老锣作为一个在流行音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竟说出“中国流行乐实际上就是北美流行音乐的复制品。最近,中国乐手们又开始模仿起了同样基于西方音乐风格、同时融入一小部分亚洲元素的韩国流行乐。”这样的话,着实令人咂舌。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音乐人敲开了文艺青年们的心扉,彼时港台流行音乐如潮水般涌入大陆。但此后中国流行音乐就开始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如上世纪80年代“西北风”、90年代“校园民谣”,难道从未听过吗?

  在某种意义上,流行音乐是一种时尚,它是高度依赖市场和商业化运作的行当———由此,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是流行音乐发展的一大动力,这一结果形成的导向是,流行音乐在不停地变换风格样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能简单粗暴地认为是“北美流行音乐的复制品”?

  读到文章的末尾看见有两段话介绍作者,“老锣……已成为跨越多重领域的中国艺术音乐的领军人物……确立了自 己在中国当代艺术音乐作曲领域中开创性的地位……他创作的优美旋律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同时,其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深刻理解而获得业内专家的认可和尊敬。将中国古典音乐元素成功转化为全球性的音乐语言,是老锣最主要的成就之一。”

  ———唉!从这几句话来看,老锣别的不说,搞笑还是很在行嘛!(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