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小镇青年是我一辈子抹不去的标签
//www.auribault.com 2016-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曾经的岁月静好只在想象里

  小镇青年火了!他们频频成为文学作品、影视片和新闻报道的主角。很多小镇青年已是城里人,他们把自己的乡愁和迷茫融入对小镇的记忆;而仍然留在小镇的年轻人,有的想要逃离小镇,有的则享受小镇的闲适、稳定和安全感。城市是包容和多元的,赋予进城的小镇青年实现理想的空间。而在小镇上,似乎每个人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生活。小镇青年身处时代漩涡之中,他们为呼吸自由空气离开小镇,又因躲避压力而怀念小镇时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们在迷茫中奋斗。

  “你知道吗?我很爱小镇,但小镇并不爱我!”朋友小范时常忿忿地这样说。如今的她已在北京立足,在业界也小有名气,但谈及往事,仍不免气不打一处来。某种程度上说,小范是被小镇赶出来的。

  小镇很小,但很精致。小范一直都有建设家乡的心愿,加之又是独生子女,所以从海外名校毕业后,她婉拒了“北上广深”一些单位的热忱邀约,选择回到其爱得深沉的小镇工作。小范是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的,但她万没想到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小镇太小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少之又少,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进中学,权衡之后,小范决定去中学教书育人。

  小镇的生活起初很安逸,但小范很快就体味到了安逸的代价。首先是待遇,小范曾用难以置信的神情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们的工资并不稳定,甚至有几个月拿到手只有800多元,就是在小镇也不够生活啊!”小镇近几年来物价飞涨,但工资水平提升有限。小范的正常工资水平只有2000元出头,庆幸的是,她可以居住在父母家里,这为她节省了很大的开支。但小范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尽可能减少家里的负担,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活得舒服”,这往往成为小镇青年们的遮羞布,因为,除此之外,他们找不到其他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工资不高,只够养活自己,逢年过节不跟大城市的朋友们攀比,自己也能落得清闲。但许多痛苦都源于比较,所谓的“舒服”背后更多的是尴尬与无奈。

  小范的经历显然会引起小镇青年的共鸣。小镇中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不多,有条件的尖子生大多跑去城里的中学读书,留在小镇的多为寒门子弟或心思并不在学习上的学生,这使得小镇每年的升学率并不高。相较于工资,更让小范们寒心的恐怕就是自我价值的遗失了。“留在小镇念书的学生虽然仍有个别优秀的,但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差,学生也越来越少,加之老师们的水准也普遍不尽如人意,很多只能照本宣科。升学率与每年的招生率成正比,逐年下降,可以说,很没有成就感。”原本抱着美好愿景回到家乡的小镇青年,看到的是满地疮痍,“故乡”二字成为麻痹自己的药剂,如果这个故乡也消失了,失落感恐怕会更大。

  除了工作,情感也是许多优秀的小镇青年的羁绊,曾在名校深造的小范便是如此。眼瞅着自己年纪大了,却忽然发现自己周围没有合适的对象了。周围人给介绍的,往往并不能入眼,甚至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往往聊几次就没了深入交往的冲动。人们都劝说眼光别太高,这让小范很不舒服。自己心里着急,家人催得更急。小范时常利用假期出去散心,这成为让她暂时忘却烦恼的方法。

  让小范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小镇的是流言。小镇太小,谁家啥事都基本“门儿清”。小范曾是家人的骄傲,带着名校生、海归等诸多光环。但如今这一骄傲居然最终进了镇中学,这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自小范回乡之后,就时常能听到诸如“名校生也不过尔尔”这样的讽刺之语。混得好的出去,混得孬的留下,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为小镇对青年刻板的划分,也成为许多仍在小镇的青年肩头上的巨石,甚为沉重。

  待遇的不尽人意,理想的灰飞烟灭,情感的无处安放,流言的人心险恶,这些让小镇青年不得不挥泪告别自己的故乡,带着遗憾走进大城市。他们来到城市,也能找到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但是,大城市的高房价、户口、高物价都令他们难以承受,但家乡已经回不去了,在城市长居也看不到很好的前景,就只好这么孤独而尴尬地“漂着”。但小镇这个故乡,他们反而越来越不认识了,只能在梦里怀念那份曾经的岁月静好。(李广旭)

1 2 3 4 5 6 共6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