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以文化自知促文化自信
艾青
//www.auribault.com 2016-09-02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自信也是人的自信、社会自信、国家自信的基础和源泉。那么,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这涉及到对文化如何自我认知的问题,涉及到如何以文化自知促进文化自信的问题。当前,应从“八知”入手,让文化自信知于心、践于行。

  知“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源自本土,其源有三。一是“地源”——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黄河文化拥有史前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类型;长江文化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闽文化、淮南文化、岭南文化等;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包括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等。二是“史源”——炎黄文化。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从黄帝开篇叙述中华历史。炎黄时代距今5000多年,这也是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历史渊源。三是“典源”。即《易经》。从伏羲八卦算起,其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易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知“本”。文化即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文化是人化和化人、以“人文”“化成天下”的过程,即人文化成。人是文化之本,人之本为身。文化之本,本在“三身”。一是“安身”。“身”是人的行为践履,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中华文化侧重于人和社会问题的探讨,解决“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二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三是“养身”。亦为养生。其要义是做到形、神、气三位一体,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既不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

  知“因”。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精神传承和中华民族印记。一是“向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个伟大民族几千年传承着的集体记忆、集体呼唤。二是”向善“。善是人心所向,它基于全体人类的价值取向和共同意志。正如孟子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三是”向心“。心,人心也。向心的目标和结果是安心。做事安分守己,做人但求心安。安居、安份、安心的问题是重要的哲学文化命题。四是”向成“。人的成功,一方面,尽自成之事,行大成之功;另一方面,成人之美,美自心成。人与人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促互补、共同发展。

  知“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蕴积久。一是“尚德”。《道德经》注重从道这一本源上探讨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论语》立足于德来叙述其对言行要求,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学》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二是“执中”。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三是“贵和”。即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指的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和”则意味着有差别的统一。《论语》把“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提倡“知和而和,和合而生。”

  知“脉”。文化的血脉贯通着、形成着、推进着文化的常态,并实现着新的文化常态。一是“常序”。“春秋递运,时岁之常序。”常序成就文化,乱序危及文化。二是“常俗”。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常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三是“常规”。常规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是文化。自觉遵守常规,养成良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四是“常理”。常理是一种文化纵贯线。“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万物有常逝于生,生灵无常生于忘。

  知“根”。中华文化,根系“三生”。一是生命。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没有自然生命,生命无从谈起;没有文化生命,人只是物种上的一个类,不是真正意义的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观体现了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思想。二是生存。人的生存不仅需要自然空间,而且需要社会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称作中国生存文化,文化奠定了人的生存属性。三是生活。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观的态度。文化要有生活,没有生活的文化是没有根的。

  知“魂”。“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文化之魂,文以铸之。灵魂,与自然法则融为一体而永存。文化之魂在”道“中,在”道法自然“中。一是”天道“。即宇宙方面的”道“,运作永恒一切的道,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我们称之为自然法则。二是”地道“。即大地的特征和规律,意指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易·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三是”人道“。即伦理法则,是人的性情和人性的变化规律,是一种对做人基本价值的追求,是人是否还称得起为人的底线。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人道必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

  知“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具有一种战略级别的力量。一是生命力。国学大师梁漱溟曾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二是包容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三是凝聚力。中华文化因其先进性、民族性、稳定而有序的文化结构,形成了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四是影响力。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国人民的注意,引起了中华文化热。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