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
吴仁华//www.auribault.com2013-11-25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蓬勃兴起。近年来,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动摆脱追赶学术型大学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向立足应用、面向区域、贴近行业、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基于顺应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化之趋势。社会发展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端倪。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欧美国家正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较少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的“高端制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企业普遍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同时,刚刚起步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缺乏高技能人才支撑,面临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难求的状况。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高素质劳动者紧缺,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倒逼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刻不容缓。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类大学更深地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脉搏,更多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上。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基于弥合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缺口之需要。随着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有关调查,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需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这给传统就业观念和成才观念带来了冲击,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也必须相应调整。然而,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对所谓“热门专业”盲目跟风,导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结构调整脱节。在“蓝领知识化”时代,必须有一类大学以培养知识技能型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革新,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基于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之逻辑。大学的分类发展有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无论是应用技术类大学,还是学术研究型大学,都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要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上世纪60—7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一些国家及时依据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和规格的需求,组建了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由于蓬勃发展的应用技术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显著增强,国家竞争力水平稳居世界前列。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工业强国的背景下,必须有一类大学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要求,找准方向,凝练特色,尽快建设成为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类大学。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使命。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应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价值体现。目前,福建经济运行总体势头良好,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制造、机械装备、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规模工业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在全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日益显现、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宏观环境下,福建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竞争力偏弱,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还没长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问题。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服务产业发展,鼓励高校增设工科专业,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为我省产业发展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和人才支持的情况下,必须有一类大学面向区域、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培养“对路”人才,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自身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应用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是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水准的更高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想通过转型提升,步入特色发展的快车道,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必须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要以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一线技术问题的“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大力度推进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

  必须强化应用型学科建设。要以发展应用技术类学科为龙头,充分考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需要,认真审视现有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推进学科分类发展,大力改造传统专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进一步集中资源,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区域行业、产业链紧密对接,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必须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大力引进或柔性聘用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具备行业(企业)背景与学术经历的“两栖人才”,加快构建一支专兼结合、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应用型教学团队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向应用型师资倾斜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机制。

  必须探索应用型办学模式。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构建与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训教学环节,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要求结合更紧、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结合更紧、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结合更紧。加强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引入先进实训技术装备,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必须提高应用型研究水平。要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价值基准,紧紧围绕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方向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推进与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与协同创新。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企业重大需求和重大项目为牵引,依托优势学科,与企业共建协同中心,共同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问题。

  (作者为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