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对高考改革的现实关怀与历史省思
——评张亚群新著《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
田建荣//www.auribault.com2013-12-0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我国的高考改革进入攻坚期,所碰到的问题都是牵涉面广,体制性障碍突出和久拖未决的难点问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的新著《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一书,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期许与关切,引导人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全景式地透视、分析和评论高考及高校自主招生。其中,既有理论的阐释,也有现象事实的剖析;既有基于现实的创见,也有从历史中得出的定论,均可作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高考问题的参考。

  对自主招生考试的理性化表达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始于2001年。它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密切相连,受高校、政府、基础教育及社会舆论的合力推动。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自主确定相应的人才选拔标准,增加入学选择性。几年来,参与试点的高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三种自主招生模式。根据作者的研究,此项改革“就总体而言,进展慢、成本高而满意度低,难以普遍推广。”因为从实施结果来看,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存在“马太效应”,扩大了业已存在的高考招生的社会阶层差距;从招考方式看,自主选拔适应范围小、面试成本大,对考试条件要求高,加之社会诚信不足,大众对招考过程的公正性多持怀疑态度;在思想观念上,一些人对自主招生的内涵、选拔方式,或多或少存在某些认识误区,把高校自主招生等同于高校单独考试,将其与联考、高考对立起来;从功能和作用来看,自主招生选拔特殊人才的成效相当有限,也未能降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升学竞争程度,这些都是制约自主招生发展的重大障碍和深层因素。对此,作者既有对这一改革历程的数据化统计,也有感性描述和对试点高校的经验解读,体现了作者坚持统一高考下自主选拔的学术见解和改革立场。

  广阔学术视野下的高考改革系统观

  《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一书,是张亚群教授长期研究高考变革的学术论集。全书紧密围绕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这一主题,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也许正因为该著不是专注一事、偏狭晦涩的专著,才有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作者不仅全面考察了中国考试制度变革的动因和影响,阐释了当今高校自主招生的性质、途径和模式,特别还论析了高科技条件下的高考安全、高考综合评价、文理分科、跨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等多方面的高考热点问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关于《如何确保高科技条件下的高考安全》,作者认为关键在于考试管理,建议加强社会诚信与法制教育,加快考试立法步伐,增加考试次数,降低考试难度,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考试实施过程的监控和防范。至于文理分科,社会上的意见呈现两极化,可能是高中学生、教师和家长希望维持现状,而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希望取消分科。从理论上讲,文理不分科显然是正确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应该接受通识教育。但该著中有一篇《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为时尚早》,首先认为高中文理适当分科是必要的,同时指出,过早、盲目文理分科会衍生许多负面的影响。

  探索招生体制改革的新契机和新导向

  “导向”一词在《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一书频繁出现。也就是说,虽然本著第一部分是历史篇,探讨了清末、民国及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但这些都是为了对当今高考改革提供重要的认识背景。全书重点从现实的维度,论析了自主招生改革的条件和高考制度的选择。如《高考状元热省思》、《港校报考热:多种因素引发的合理现象》、《春季高考的反差与出路》以及《充分考虑农村考生的诉求》等。作者大量运用了比较的视角,辨析了北大清华、复旦大学及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之异同,剖析了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向,特别从哈佛拒收SAT“状元”谈起,对黄全愈教授的《“高考”在美国》一书提出了不同看法。并通过古今比较,从钱钟书、吴晗、臧克家上大学说起,清晰回答了大学是否应录取偏才怪才以及怎样录取,这一困扰当今大学自主招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者认为,今后的招生体制改革,应该根据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三重导向,即要明辨利弊,确立和坚持考试评价改革的“教育导向”“科学导向”和“社会导向”,紧紧抓住和利用好当前政治清明的历史机遇期,在立法与政策导向上,使高校招生考试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这些都是本书呈现给我们的带有规律性的改革新导向,凝结了作者对未来高考改革和发展的预见与思考,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功能,很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积极借鉴。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