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张健
理论要“下潜”、实践要“上浮”,据说是鲁洁先生提出来的,笔者没有考证,但因其说得形象精彩,愿借此为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理论“下潜”,是指专家、学者的研究;实践“上浮”,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句话叫“科研需要‘顶天立地’”。也可分解成这两方面来看,“顶天”是指研究要有高度,以达到应然的理论预期;“立地”是指研究要对接实践,要与实践相结合。对专家们来说,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专家、学者,是因为他们理论水平高,已然顶在天上,上无可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关键的问题是要接地气,理论“下潜”;而一线教师本来就是立在地上,实践经验丰富,下无可下,对他们来说,实践“上浮”,以致“顶天”,才是最高的追求。所以上述要求,归结到这两类人身上,构成一种交错互补的关系,即“顶天”的人,应该追求研究“立地”,理论“下潜”;“立地”的人应当追求“顶天”,实践“上浮”。这样才能使两类研究主体都达到扬长避短的理想境界。
“下潜”与“上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理论若“上浮”,或者说浮在上面,只“仰望星空”,不“脚踏实地”,就是一种“无根”的理论,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理论,发挥不了指导实践的价值效用,就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反之实践若不“上浮”,任教师浸没在经验之水下,而不上浮换气,就会因“缺氧”,而被经验遮蔽、窒息。抑或永远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感性低端,摸索前行,无法提升超越。
理论究竟应该如何“下潜”?第一,要有“下潜”的意识与愿望。设若理论研究者沉溺于理论,迷恋于书斋,根本没有对接实践愿望,当然不可能“下潜”。而事实上的确也是,他们虽然在想、在写、在讲,但仍然没有切实地走进教育实践和生活。所以必须更新研究理念,使研究者们真正懂得教育研究的实践品格。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研究实践、发展实践,是教育研究的标志性特征和根本目的。而浮在上面、脱离实践,“只想伸手够着天,而不愿双脚踩着地”的理论研究,终究会因缺乏实践品格而不受人待见,也无法行之久远。第二,要能真正深潜下去。即这种“下潜”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俯瞰,不是理论研究者带着自己的理论假设,带着改变教师进而拯救教育的实践使命,进入实践之中却又游离于实践之外的“虚潜”和“假潜”,而是真正放下身段,融入实践,对接“地气”,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有自己的学校或试验田,这样真正“下潜”到水中,躬行实践,水暖自知,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由实践出真知、出真思想、真理论,理论才能真正成为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存在,成为由形而下之行提炼凝结而成的形而上之思的智慧和精华。第三,即便从理论本身来看,理论若不“下潜”、“深潜”,好的东西就不会“上浮”。所谓向下扎根,目的是为了向上开花;而且根扎得越深,花开得越美。正如深钻采出宝藏,沉思诞生智慧一样,理论的漂浮只会导致成果的浅薄和凡庸。
实践究竟怎样才能成功“上浮”?实践“上浮”是指教师教育教学要从经验低端向上突破,提升到理论化水平。比之理论下潜,实践“上浮”似乎更为困难。因为理论下潜只关涉研究者们“愿不愿”的问题,而实践“上浮”除了“愿不愿”,还关涉“能不能”的问题,就是说,即便教师有“上浮”的愿望,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有无上浮的知识、能力和方法。
一要有理论铺垫。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吃老本、炒冷饭,而不学习充电。教师的思想水平和理论高度决定着他的教学所能达及的高度和境界。而经验的叠加只是同一层面的平行的集成,是物理的积累,不能产生化合反应。只有高于经验一个层面的理论,才能为教学提供质变的理由,使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要进行实践反思。反思是对教育教学的观念、思想和经验进行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它是“心灵转向自身”的一种回归性思维。反思是理论提升的手段,是运用知识理论对教育的一种重新塑造。没有反思,没有思想的打通、理论的介入,教育教学就永远处在一种可怕的思想缺席、理论缺位的状态,永远难以实现实践理论化的“上浮”,达及探究、追问、批判、澄明的哲学之境、应然之境。三要掌握正确方法。如解决问题之后的经验的总结、方法的凝练。许多教师都重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解决问题之后的方法凝练,却疏忽轻慢,任其流失或仍停留在经验层面沉睡。所以必须重视解决问题之后的方法凝练,如教学问题的解决、课改难点的突破、教学成功的做法、管理高效的经验,这些成功行为的背后,必有相宜的方法蕴含其中,实践者必须善于总结、发掘其中的奥妙、机理和方法,明了其“所以然”的奥妙,才能使实践上浮到方法层面、理论层面。一个教师倘能养成这样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行为自觉,必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作者系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