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受到欢迎,图为广西大学的学生手持写有自己愿望的气球参加“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CFP
笔者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讲授心理教育课程时发现,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很感兴趣并且教育效果也很好。这是一位曾上过《健康人格心理学》的学生的来信:“老师,我是任黛——您北京大学暑期班的学生。我现在过得很好。您可能不知道您的那门课对我整个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它从此让我的生活变得平静而快乐。而且您的理论我也不断地给我身边的同学讲,他们都惊讶地发现同一件事情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考方式。感谢您的坚持,感谢您的指引!”
这样的反馈不是个案,我们所有授课老师在结课时几乎都收到过。心理学理论课有别于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教育,专指心理健康教育中向学生介绍的心理学理论,是把心理学中适合大学生的理论系统地教授给大学生(注:我们讲授的是《健康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际沟通分析学》);同时帮助学生把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为目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显示,大学生非常需要心理学理论课,他们之所以对它青睐有加,原因如下:
首先,帮助大学生有效预防心理疾病。我们自1999年至2011年进行的几项专业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理学理论教育不仅降低了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中的负性项目,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适应与焦虑性、躯体化、强迫观念、敌意等症状指标显著下降;而且其成长能力也有很多显著的进步,如:外控得分下降,即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更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外,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性、内控倾向、专业成就因素、内向与外向、兴奋性、聪慧性、同一性、完善性格、自我调节、接受自己和他人、人际关系、个人成长、机能自主、环境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其次,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大学生并非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但他们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需要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需要对自我进行探索,需要掌握科学的心理学方法以减少成长的烦恼,发掘自身的潜力。而心理学理论教育不仅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成长烦恼,更可以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自我探索的成长需要。此外,心理学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他人与社会。
第三,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则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达成这个目标。就心理学理论教育而言,它可以在有效避免心理疾病以及指导成长方面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因为理论是有后劲的,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所以能对学生的成长做出持续的贡献。
总之,大学生有动机和能力接受心理学理论教育。但就我国这方面的教育而言,目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内容还是相对零散的,其主要内容都是以专题方式普及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交往技能,恋爱与性心理,学习方法等。虽然这些心理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这些知识,而且,零散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其提供带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反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就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思考能力和生活经验而言,他们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完整并且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教育。
因此,我们认为,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课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发展方向,这是笔者所属团队经过近30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的结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时候要站在新的高度上了。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