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4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日前公布。总体来看,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得到初步改善。但令人忧虑的是,国民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正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如7岁年龄组2014年视力不良率(近视为主),男、女生分别为28.95%、32.15%,比2010年分别增加0.81%、0.46%.再比如超重、肥胖率,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与2013年比较,6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分别增加1.60%、0.50%;7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均增加1.30%.
追踪研究显示,此类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还在持续,并呈现长期发展的态势。
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也有在考试指挥棒下,学校、家长人为为孩子们增加各种学业负担的因素。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原因、何种做法,在孩子入学前的低幼龄阶段,都不应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在成长发育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家长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笔者以为,为了孩子一生健康着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杜绝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
首先,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在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对儿童成长、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儿童每天两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家长们不但不重视,反而严苛地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原因是担心孩子被风吹、雨淋、日晒。
中外的众多研究表明,近视率的发生与户外活动时间有密切关系。如果幼儿每天保证有三小时的户外活动,几乎就能杜绝近视眼的发生。而幼儿每天户外活动低于半小时,近视率的发生将超过20%.显然,导致中国幼儿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户外活动。同时,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太少,引发了另一个更严重的危害,即由于运动不足,导致热量堆积,引发幼儿超重和肥胖的问题。
其次,要多陪伴孩子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儿童的特点,更应当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组织、带领孩子玩,是大人“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方法,而这个阶段的“玩”,当以唱咏、运动、游戏、体验、手工等活动为主。但现实中,由于多数家庭是隔代教养,家长们限于自身精力、体力等问题,只能做到“看护”,而非陪伴;年轻的家长们,则享受着自己“玩耍”的乐趣,很少陪孩子一起玩;早教机构则出于安全考虑,限制儿童玩。
中国教科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北京,86%以上的家长禁止孩子放学离校后参与自发的体育活动,79%的家长不能经常陪孩子玩耍。
再其次,学校、家庭、社会要杜绝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过早读、写,是孩子近距离用眼的另一个方式。在一些家长“功利”的理念中,“玩”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读、写等学习活动有用。事实上,对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中外的教育家,大多持否定态度。以结果论,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学龄前儿童的小学化教育,严格限制小学阶段的课堂学习时间,而这些做法并没有妨碍他们培养的学生在各个领域人才辈出、“摘金夺银”。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幼儿接受小学教育的现象非常严重,而家长在其中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当多的孩子3岁以后就开始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到5至6岁时,识字、拼音、算术培训,已经是学龄前儿童的“标配”课程,而最重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往往被排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中外研究成果显示,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如果家长没能引导和帮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没有适当的快乐运动经历,将会给孩子一生造成很多“劣势”:肥胖风险更大、学业成绩更低、缺课天数增加、工资收入减少、吸烟吸毒危险行为更多、生病天数更多、医疗费用增加、寿命减少等。
当下的中国社会,家长们都普遍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感。其实,家长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了健康,可能连起跑线都上不去;如果没有了健康,即使勉强起跑了,也可能难以顺利跑到终点!
为了国家民族和孩子的未来,希望全社会,特别是低幼龄孩子们的家长能切实关注另一句话:“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起跑线”!(作者系中国教科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