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新体系
曹玉娟
//www.auribault.com 2016-03-24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新常态呼唤高效、品质、生态的现代农业。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目标,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科技创新正以革命性力量改造传统农业的发展业态、发展链条与生态,驱动现代农业高效化、品质化与智慧化。近年来,我区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势头良好,但高位护盘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累积,农业资源短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等多重约束日益突出。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厚植农业发展新优势,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应对这些现实挑战,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创新驱动的着力点,从四个方面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新体系,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一、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大攻关工程,力争关键领域有突破

  关键技术、关键领域蕴藏着转型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找准关键、事关全局。综观农业发展全链全程,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品种和技术、信息和装备都极为关键。简言之,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技术领航、信息导航、装备护航。结合广西实际与市场需求,在生物育种、生态养殖、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加快良种推广、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农田资源高效利用、畜禽标准化养殖、高端农机装备制造、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物控制、信息化管理、精准农业技术等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有针对性地培育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多抗动植物良种,加快甘蔗收割机等先进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加速名、特、优、稀农产品的冷链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由单一的“田间餐桌”向多元多样、专业标准的“种养工厂”转变,有效把品种和技术领域的攻关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构建一批农业科技合作新平台,力争科技创新协同有突破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与多个行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有所突破,必须整合资源、借力借智,构建三类合作平台,打破政府部门、区域和学科的界限,走农科教大结合、产学研大协作、产技创大联盟之路。一是推进一批研发示范平台建设。瞄准高精尖技术,扶持和鼓励我区农业产业园区、涉农企业、农科教机构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高水平农业科研平台,并使其成为提升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头羊。二是整合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重点建设甘蔗、木薯、蚕桑、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和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建成3-5个成果孵化中试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配套、育繁推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三是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培训基地、检验检测和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库、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库、农业产业科技需求库、农业科技专家库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健全成果发布、信息查询、远程指导、网上交易等功能,使之成为农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信息集散中心。

  三、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人才,力争农业科技基层服务有突破

  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虽然我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但“毛细血管”不丰富、“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的同时,要重点促进三类人才的培养与流动。一是农业“双创”人才。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体制机制与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收益机制、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人才、院士团队人才主动到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主产区创业兼职,延伸研发及产业化链条,打造我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二是农村技推广人才。目前,我区虽然已形成一支公益性的农技推广队伍,但因机构萎缩、流失严重、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高、技术人员知识断层与老化等问题,导致“最后一公里”长期梗阻。针对实际,打破条块分割现状,围绕农户及农业企业需求,在坚持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建立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的公益性综合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准公益性及商业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对接。重点制定优惠政策与激励机制,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去领办、联办各类专业协会、农技服务实体,同时解决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养闲人、懒人的现象,建立一批数量足、素质高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三是农村科技能人或职业农民。重点以农业科技大户为主体,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形式,培训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能人等急需的农村科技实用人才,真正形成“贯穿最后一公里”的农技推广新体系。

  四、发展一批新业态,力争农业产业链升级有突破

  新业态孕育新的增长点,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区农业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新业态发展仍然是软肋,规模经营仍为多为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传统种养业。把握互联网时代,融合创新成为农业新业态发展趋势,积极运用“接二连三”的新理念、新思维,拓展农业产业链的长度、宽度与厚度,开辟新兴业态破土新渠道。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组合出智慧农业的许许多多新业态,衍生农业的新功能、新内容、新供需模式、新市场空间与新消费者群体,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整体突破,扩大科技成果的规模效应。同时,加快新兴效益农业培育,重点培育籽种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等高端产业,逐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走上高效、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作者为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