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国与大学
胡志伟
//www.auribault.com 2016-06-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自从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关于什么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家众说纷纭。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试图改革机制弊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大学,又成为讨论的焦点。

  大国必然要有强大的大学为支撑。放眼世界,近现代所有强国皆有强校为支持,例如美国的哈佛、耶鲁,英国的牛津、剑桥,日本的东京大学、筑波大学、早稻田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波恩大学等。无数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精英在那里曾饱读诗书,最终成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

  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制胜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国。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结构,因此大学必然是大国崛起的中流砥柱。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有人质疑,华人智商和逻辑思维不如欧美诸国。这种观点有欠考虑,杨振宁、丁肇中、李政道、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等人的成就足以否定此观点。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的尊重,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仅一所柏林洪堡大学,就培养出29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在文学、哲学、思想、音乐、科学等诸多方面群星璀璨。德国大学的历史普遍比较悠久,大学校园普遍比较古朴。在学科建设上,各所大学标新立异,有些学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海德堡大学的医学、慕尼黑大学的电信工程、曼海姆大学的工商管理等。

  在科研领域方面,德国大学的传统就是崇尚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独立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心血的努力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是为了自己或者某个团体、阶级。在学术上拥有自主性,而不是为了科研任务、职称或现实利益而去研究。图书馆不仅对高校师生开放,也对大众开放,大学的书香气冲散着社会的铜臭味,将崇尚知识和人才作为一种社会的普遍价值,知识远比地位和金钱要沉重的多。

  大学要支撑起大国发展,一定要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作者认为,每位当代大学生应该回答四个能否。

  第一,能否兼济天下?1927年苏步青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东京帝国大学希望其留校任教,待遇优厚,但是苏步青选择回到浙江大学奉献自己的知识,用20年时间将其打造为一流大学。

  第二,能否独善其身?面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无处不在。大学生的首要使命是完成学业,而不是炫耀自己的富有。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令人羡慕的成就,偷奸耍滑的人可能会得逞一时,但从没有人可以欺世盗名一世。

  第三,能否一曝十寒?荀子《劝学篇》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奋发向上。一切成就都是平时不断积累和努力的必然结果。屠呦呦自1969年以来,通过无数实验,在1972年提取出青蒿素,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如果一个人用40年的时光做一件具有极大价值的事情,面临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永不放弃,成功就会成为必然。屠呦呦用她的一生说明了这个道理。

  第四,能否尊师重道?尊敬师长和孝敬父母都是做人的基础,大学首先要培养出恪守道义的君子,为整个社会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如果大学生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分低能者、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庸人,大国就没有了根和魂,只能是泥足巨人,不堪一击。

  大国的崛起就是大学崛起的必然结果,而大学的崛起必然是依靠器物、制度、理念的不断完善来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动力之一就是一流大学的构建和一流人才的辈出。(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