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上月在谈到将于2020年度之后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时,明确表示日本将和施行已久的“宽松教育”政策诀别。调查显示,实施宽松教育期间,日本中小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读解能力排名都大幅下降,公众普遍认为宽松教育是罪魁祸首。
教育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宽松教育被宣判失败,不仅日本政府、学界要深入反思,对我国同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松与紧的尺度如何把握?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而种种争议、理论的最终指向,应该是以人为本,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日本推行宽松教育的初衷,是对填鸭式应试教育的纠偏,试图向一种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转变。应该说,这一理念本身并没有错,如日本的效仿对象芬兰,其义务教育以宽松、快乐闻名,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却名列世界前茅。究其原因,日本的“宽松”方式是直接缩减课本内容、减少学校的授课时间,却没有建立起新的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也没有配套的教师养成、资源配给、教学管理等制度支撑。最终结果是减法做了,却留下空白缺失,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也就并不意外了。
近年来,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文中,他对宽松教育、快乐教育展开了质疑和抨击,“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等话语引起了很多家长共鸣。当日本宽松教育失败后,人们很自然又想起钱文忠的话。不过,就像日本“矫枉过正”一样,单纯陷在“要不要快乐”里转圈,永远摸不到教育的真谛。
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的心里,与宽松、快乐相对的就是高压、吃苦,非此即彼。实际上,这是对快乐教育的一种误解。真正的快乐教育并非低标准宽要求,整天只嘻嘻哈哈,而是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给他们适当难度的挑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进步,在成长中收获愉悦感和满足感。如果认为宽松就是放手不管、让孩子瞎玩混日子,那对快乐的理解就未免太过肤浅。而认为吃苦必定出成绩,则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是成年人的懒惰和蛮干。所以归根结底,这不是快不快乐的问题,而是教育方法科学或盲目的高下之分。
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不能简单用快乐或痛苦来概括,学习也一样。只有回到“以人为本”的原点,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日本这场浩大的社会实验并非失败,只是走到半路而已。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4-03-31 |
注重“四个防止”把活动搞扎实 | 2014-03-31 |
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双轮驱动 | 2014-03-31 |
足球文化促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 2014-03-31 |
创新创业教育须做到“四个面向” | 2014-03-31 |
发展老年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 2014-03-31 |
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起跑线 | 2014-03-31 |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 2014-03-31 |
切莫误读“快乐教育” | 2014-03-31 |
快乐教育不是一味减负 | 2014-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