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
陈东辉
//www.auribault.com 2016-09-23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进一步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的实践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要以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为着力点,持续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省委书记谢伏瞻明确要求,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部分地方社科院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实施方案。2011年,国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已经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示范带动下,上海、山东等地方社科院先后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立足我省实际,学习外省成功经验,加快实施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要解决好社科研究机构内部体制机制不顺不活、外部投入不足等问题,着力推进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学科体系、科研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格、河南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提升我省社科研究水平,不断增强中原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以构建中原特色学科体系为主攻方向。只有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是社科资源大省。甲骨文的发现地在中原地区,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的形成与中原地区有着深厚的渊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中原人。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必须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根脉和滋养。要高度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特色学科,加强中原历史文化、河洛文化、老庄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等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要依托嵩山论坛、中原智库论坛、大豫论坛,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原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努力塑造具有中原风格、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要突出问题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河南实际,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国家战略等主题推出一批体现中原品牌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以完善成果评价转化机制为关键所在。学术评价体系是学术研究的指挥棒,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的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术研究的价值。实事求是地讲,我国通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从一个方面刺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学术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量化”,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评价往往看他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专著、完成多少课题,殊不知哲学社会科学生产的是智慧和思想,而智慧和思想是无法量化的。判断学术成果的优劣,关键要看这个成果有没有思想和观点,是不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要坚持业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更加注重“质”的评价体系。要在保证“质”的前提下,推行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和奖励制度,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以改革科研资金投入管理为强大动力。任何事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财力支持和资金支撑,哲学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投入偏低,科研资金管理过死,严重制约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前不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规定》已经下发,我们要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建立持续性增长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逐步拓宽科研经费投入渠道,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资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要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合理规范科研劳动报酬的比例,加大激励力度,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以培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为根本途径。人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省委书记谢伏瞻要求,遵循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律,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近年来,我省培育出了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较为突出,有影响力的理论大家和优秀领军人才不足。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创新工程,启动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学者的选拔和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有思想有进取心的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骨干。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聘制度,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积极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作者系省社科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